为什么有人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郁郁寡欢,而另外有些人则能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生之路也越走越宽阔;为什么有人遭遇困难后,从此一蹶不振,再难东山再起,而有人却能屡败屡战,最终到达人生的巅峰。
而今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困扰于他人对自己负面评价中,也有很多人在遭遇一两次的失败后,终日顾影自怜,自暴自弃,更有甚者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如去年上海一程序员跳楼、深圳中兴一工程师跳楼……如今的人们越发的脆弱,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当今这个时代造成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这个时代裹挟而来的焦虑、浮躁,给人无限的压力,使得生活在当下的人脆弱不堪,难以抗挫。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能一出现问题,就把锅甩给时代,甩给社会,大环境的作用虽然不可小觑,但关键还是要看自身,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不能把个人抗挫能力弱的原因归结于社会,事实上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心智模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戴克(Carol Dweck)发现,人们(包括孩子和成年人)对成功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型心智模式(fixed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模式的人认为人们的性格、天赋、创造力都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另一种是“成长型心智模式(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模式的人,认为失败并不是愚蠢的证据,它只是成长的阶段过程。
持固定心智模式的人,抗挫折能力很弱,他们通常以静态的目光看待自己,遇到难度高的问题时,就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遇到挫折就自怨自艾,容易放弃,同时他们还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因此这种人只许自己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就是彻底的沉沦或灭亡。历史上的项羽就是这样的人,他出身名门,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羽个人能力也很强,他曾指挥了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两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起兵三年便推翻秦朝,但他为人高傲,不能容忍失败。项羽在败给刘邦之后,本可以不死,但他却自认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只能经历成功不能承受失败的人,怎么可能笑到最后。
持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人,他们以动态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处境,他们更在意从过程中去真正学到东西,因而他们不怕短期的失败,反而愈挫愈勇,从而实现他们的终极目标。越王勾践就是这样的人,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打败了越国,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在遭遇失败后,卧薪尝胆二十年,励精图治,最终灭了吴国。一个人能心怀目标二十年,在此过程中,忍辱负重,能屈能伸,默默为了目标而努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勾践拥有成长型的心智模式,他能放下过往,聚焦未来,并付诸行动,这样的人怎能不成功。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智,培养成长型的心智模式,那么如何培养成长型的心智模式呢?
第一、改变观念
树立动态、开放的思想。要相信天赋固然重要,但努力、毅力更加重要,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没有足够的天赋,也能达到相当的高度。遇到困难,要学会多维思维,为困难的解决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胸怀开放的眼光,给自己多留一份希望,比如你把一件事做砸了,你脑子里可能会出现,我的能力真差这样的想法,如果要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你就需要学会及时进行调整这样的思维,你要对自己说,我只是暂时做得不够好,我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就可以做好呢?这样的思维就是成长型的,遇到问题多酝酿一些建设性的思考,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极好的帮助。
第二、及时行动,并将行动聚焦于改变力上。
脑中有了正确的观念后,就要学会及时行动,进行改变。遭遇挫折后产生的后悔、内疚的情绪毫无意义,应尽快调整,要想培养成长型思维,就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从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所在,从失败中学习,进行及时的纠偏。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只要你及时行动,保持耐心,并把行动聚焦于如何改变这个重心上,境况会逐渐改善,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生活是残酷的,很少有人能一辈子不进入低谷,人们也不是生来就脆弱的,而是被一些固化的思维模式阻却了人生的延展性,我们应该从此刻起,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让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力量、耐心去直面生活的磨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自己理想的果实、芬芳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