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款产品3月29号上架的,不到两个月,只有三个评价现在进了Top200销量,售价$29 .99预估销量155/天,有潜力,我们也找些相似产品吧。
这款产品采购价格15就可以拿到,售价19.99美金 还有21.99美金,有利润,我们也采购些。
这款产品在New release和best seller排名都在前面,综合评分4.5分,各项成本分析下来利润有35%,可以选吧。
然而
、、、、、

看似有潜力的产品,我们能 卖吗?
两月仅3个评价就进Top200产品,其实是美国的设计,找周边产品肯定会设计侵权。就像如果卖牛仔裤出现了下面的图标,说不定哪天就被告知侵犯了Levis的权利。

就像卖眼镜,却提到了Wayfarer,待到大卖时却呗GBC起诉,因为那是雷朋的子品牌,更别说涉及“小猪佩奇”、“雪花片”等
选品无论分析多少个指标,无论做了多深度的调研,但是品牌专利的核查绝对是第一步。
各国商标和专利的查询都有相关网站,随时可以检索
类似的事件同时也告诉我们,跨境出海要想走得远,要真正的创造价值,必须自注册品牌

看似利润空间大的产品,真得有得赚?
比如那款平台售价可以做到19.99美金的产品,采购价格虽然只有15元,但却是实在的抛货,抛重到850g,加上出厂包装需要改,算下来卖19.99就是很正常的价格了,加上先入同行的对比,现在再以19.99进入就没什么优势了。
看似有利润的产品,其实我们需要问问,看起来利润可观的产品,是否经得起实际的核算,核算的指标全不全,对不对。

有市场,成本分析后利润也高,这样的就真得适合我们做吗?
有市场有利润的产品自然是我们选品中重点考虑的,不过仅仅考虑有市场,同行卖得好就可以吗?
最直观鲜明的产品,比如3C类,很多产品体积小、附加值高利润大,市场需求也大,但是一般的卖家能够轻易地进入吗?
为什么呢? 有人说因为广告太烧钱是自己所做类目的4-5倍,有人说没法跟大卖拼产品,有人说没那么多本钱和资源,和大卖一样站内站外各种推广等等、、、、、
总体来说,其实就是虽然知道好卖又有利润,但关键是比不过竞争对手。
所以说,有市场有利润、别人卖的好是一方面,但同时,我们要明确别人为什么卖得好,要分析别人如何做的得,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如此,才有能力和别人同市场PK。古人说,知己知彼真得在理。
选择不同市场不同类目,容量不同利润空间不同;与此同时,选择的赛道不同竞争度也不一样自然需要的成本也不同。所以分析市场是一方面,更要结合自身能够调动的资源,找到目标市场合适的产品把它推起来。
简单小结:
1.选品方面主要的参考指标其实我们都知道,不过,在此基础之上,首先清楚这些指标的参考顺序会更有效。比如首先核查是否侵权或者能否搞定认证等,再去进一步深入分析,否则到后面才发现侵权时,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因为侵权得不偿失;
2.选品时,不能只靠主观推断下结论,更需要借助工具,看这款产品是否能够经得起数据的核算合验证,比如分析利润时,我们需要清楚核算的指标全不全,对不对。
3.卖得好的产品,我们能否卖不仅因为产品有市场、别人买的好而且利润好,更因为我们了解了别人为什么卖得好,而且我们也有能力卖得好甚至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