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210203: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

210203: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

作者: 问谁逝舟 | 来源:发表于2021-02-03 13:53 被阅读0次

    终于翻完了凯老师那里借来的《巨匠与杰作:毛姆读书随笔》。

    据说曾经有过一阵毛姆热,或者是我没赶上,或者是沉浸在网络小说无法自拔之时,无暇顾及学术圈的热点。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看了大半,主人公人设太毁三观,看不下去了;《刀锋》和《人性的枷锁》至今在“想读”列表中,还没开始翻。有一本类似于游记散文的《在中国屏风上》看了一大半。倒是曾经看完了序,就把《文学回忆录: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当做推荐书目推荐给了学生,结果学生看完,用充满怀疑的调侃语调跟我说,老师,这本书全是八卦呀!

    ——从这么浅薄的阅读中,我觉得,毛姆大概是个有意思的人。除非这个人很有意思,否则也写不出来一本除了序言正经,其他都是一本正经八卦的“文学回忆录”来。而今终于完整翻完了一本他的随笔集(虽然也是编者撰集,而不是作者的自选集),也想对这本书,以及读书这件事,扯上两句。

    全书四个部分,“关于读书”“书与你”“书与我”,还有“名家与名著”。第一部分谈了读书的态度与方法,并从写作者的角度在论证他对于好小说的定义;第二部分给了一些推荐的书目及简单介绍,分国别开“值得阅读的小说”的书单,也是挺有意思的;第三部分谈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喜欢读书,并有志于写好小说的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修炼的;最后一部分,则类似于《文学回忆录: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的内容——正文内容,没那么八卦,但也差不多。

    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不会像是在听一个高中老师耳提面命或是大学教授谆谆教诲,而是像一个睿智的,甚至有点点小无赖的长者再跟你闲聊天。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摆出了一副“来来来,关于读书这件事,咱们来闲扯两句”的姿态,从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态度等等多方面,把“我也就是闲扯扯,有用你就听,没用你就略过就可以了”的姿态摆得足足的,给人一种“如果有读者嫌这本书闲扯太过,那一定就是读者自己不够聪明”的“不要太过于纠结细节”的感觉。

    ——因为本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然后就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你怎样选书: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如果这本书后面的内容让你感到乏味无聊了,你还要硬着头皮把它读完,那当然不是作者的错,而是你傻呀!而在后面的小说推荐过程中,毛姆也总是在给出一本书的名字之后,说出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同时明明白白告诉你,这本书太过冗长,那本书太过琐碎,这本书的人物性格发展逻辑不成立,那本书的情节没意思。——颇有一点劝你去读,但同时也告诉了你十足的劝退的理由,让你自己去凭兴趣选择。

    这让我思考一些关于推荐学生读书的问题。

    似乎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读书太少,而在想办法让孩子们多读点书的过程中,课程标准提出对抗碎片化的阅读,要看整本的书,要看整本的文学类的书,要看整本的学术类的书。

    但从来没有谁单纯地呼吁:多看一些你感兴趣的书吧!所有的书单,也都只告诉你,这些书好在哪里,而不会有哪个书单告诉你,这本书只需要读序言,那本书只需要关注第一章,这本小说人物设置值得关注,那本小说情节设置非常离奇——其它都可以不管。

    ——“整本书”,真的是一个必要的阅读导向吗?还是像毛姆所说,阅读“可以使你生活得更充实”,以此为目的,单纯地为了享受而阅读。用这样的阅读充实一些闲暇时光,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毛姆再三强调自己对小说的评价会和主流的书评、文学鉴赏家的观点大相径庭,这当然是出自一个小说家对“小说”这种文体的自觉追求,但我们每个人不也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吗?比如我实在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的男主人公的渣男人设,我也可以读到一半不读下去。比如同样是读《苏菲的世界》,我把哲学史部分挑出去了,而我一个喜欢哲学的同学却恰恰只看了我略过的哲学史的部分,但这本书使我们两个人都享受了阅读过程,又有何不可呢?毛姆说,小说家写完了小说,至于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什么,就不要再去管了,说到底,“小说家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娱乐”。——从这个角度来看,比强调“整本书”的阅读更重要的,或许是引导学生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一本书,从而引起更多的读书的兴趣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0203: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np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