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材料一: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止美国公司7年内与中兴开展任何业务,包括软件、技术、芯片等。在5G领域里,中兴作为无线通信基站的供应商,其应用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都从美国采购;而在手机业务上,中兴高端智能手机的处理器芯片也来自美国高通。芯片断供之后,中兴库存芯片数量只能维持2个月的订单量;之后,中兴的业务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材料二:俞敏洪的新东方曾经风生水起,但思维模式囿于教培,并且严重依赖线下教育。2021年下半年,教培行业全面萎缩,线下培训更是走到山穷水尽的边缘。新东方营收减少80%,股价暴跌90%,6万员工被辞退,随后俞敏洪宣告“教培时代结束”。2022年6月俞敏洪和他的“东方甄选”爆红网络,粉丝激增,股价暴涨。对此,有人认为,人或事物都有自己的局限,这个局限,很多时候是死穴。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为某些局限苦恼,有局限才能无限。你怎么看待局限这个问题?请结合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读懂题意,抓住关键句,抓取核心词
拿到此题,考生应该先抓住关键句子。“有人认为,人或事物都有自己的局限,这个局限,很多时候是死穴。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为某些局限苦恼,有局限才能无限。”
“局限很多时候是死穴”对应的是材料一,“有局限才能无限”对应的是材料二。据此,抓取关键词是“局限”与“无限”。
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偷换关键词,如“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
二、审题确定标题及中心论点。二者相互照应,关键词一致。
三、开篇:观点从材料中得出,“请结合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两者,或者侧重于其中一方面。
四、搭建文章框架:
1.三个分论点对称。
2.紧扣中心论点。
3.用语不能单一,让句子有文采,有深度。
4.三个分论点之间有并列、递进的逻辑关系 。
例1:佳丽
【原稿】 《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
伊德·洛夫斯基说:“生命是短暂、有限的,但人们可以再预先的一生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财富”,从此可看出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创造出无限。
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努力拼搏、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无限的。
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是无限的。
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甘将爱国之心转为报国之志的精神是无限的。
【改后】
《破局限,创无限》
路遥说:“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以豪迈的飞翔,只有滴血的手指才能弹拨出绝唱”,那么深处时代发展潮流的我们只有打破“暴风雨”与“滴血的手指”的局限,才能去创造无限。
所谓“破局限,创无限”需要广大青年努力拼搏、敢于付出的精神。
所谓“破局限,创无限”需要广大青年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品质。
所谓“破局限,创无限”需要广大青年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意志。
对比这两组文章结构,不难发现有个共同的问题:
1.观点的引出不是因为材料,而是因为作者的引用。那就不符合题目“结合两则材料”的要求。
2.所谓……句式不对,应该去掉。
3.意志与精神交叉重合,将“精神”换为态度,敢于换为用于。
“破局限,创无限”需要广大青年有努力拼搏、勇于付出的精神。
“破局限,创无限”需要广大青年有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品质。
“破局限,创无限”需要广大青年有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意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