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留学日记》中,有这么一段:
7月12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
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 《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
好笑吗?强如胡适,也有我们平凡人一样的小情况
不要笑,先来想一下,你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经常在定完计划之后。疲惫懈怠、萎靡不振,感觉精神被掏空。
是不是精力透支了?
并不是。
这种症状,就是大家熟知的拖延症,
拖延症从根本上来说,既不是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有没有感到惊奇,居然上升到了心理问题的层面。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
想明白这个问题,是根治拖延症的关键所在。
那么,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
是恐惧。
失败恐惧,是指个体在从事目标指向活动时因预期自己可能达不到某种标准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上世纪30年代,有心理学家在其人格研究中首次提出失败恐惧的概念,而随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丰富,心理学界对失败恐惧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有心理学家从失败造成的后果的角度解读了“失败恐惧”概念。他们认为,失败通常被定义为没有达成某种成就标准。而个体在觉察到自己可能达不到成就标准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恐惧感,即为失败恐惧。
拖延实际上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忧虑。
对于大多数没有多动症、抑郁症的正常人而言,拖延行为就是恐惧心理的映射:恐惧不成功,恐惧不完美,恐惧不被认可。
在拖延者的心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公式: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人看到这个公式,会轻易指出这并不能成立,但是,对于拖延者而言,这个公式却能够令他们深信不疑。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公式的庇护下,拖延所带来的的表现欠佳,实际上成为了心理的避风港:我表现不好没错,但绝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行。
这种想法,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障碍策略。
就是这样的障碍,导致了拖延症,把你通往成功的路,堵得严严实实。
想要克服拖延症,就要克服你自身的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听上去像个好词儿,可是实际上,它具有两面性。
从正面来看,它能够使人拥有高度自律和高职业道德。
从负面来看,它也能够导致一个人过度自我批判,并缺失满足感。
在完美主义者眼中,“完美”是可以实现的,一旦这种完美没有实现,他们往往就会将原因归咎于自己或他人的缺陷。
由此看来,完美主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内心的焦虑,从而导致拖延。
你会写稿,一动笔,便要获诺贝尔文学奖;
你会摄影,一拍片,便要拿奥斯卡小金人;
你会作曲,一编谱,便要去格莱美站个台。
这显然都不现实。
完美主义者很清楚这不现实,可这又是他们给自己定下的高期望目标,为了逃避这种无法达成高期望目标的挫败感,他们选择了拖延。
其实做为平凡人,我们总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这与你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优点并不矛盾。
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立下宏伟的目标,然后扔到一旁不管,而是先定一个小目标,慢慢地向着它努力。
你会写稿,获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试着发表在杂志上;
你会摄影,拿不了奥斯卡小金人,可以试着上传到网络;
你会作曲,去不了格莱美,可以试着唱给朋友们听。
当你写的文章、拍的短片、谱的歌曲得到了他人认可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
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也会激励你进一步前行。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朋友们,不要过多的考虑完美,放手去做,总要比拖着什么都不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