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第7章  看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第7章  看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作者: Anyi安逸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08:49 被阅读147次

    优化大脑就是优化生命。欢迎阅读《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安宁》,这一篇我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发布出来,本篇内容不是知识传递,更多的是生命感悟,大家就当故事看吧。

    回到喧嚣的城市,常念那些只去过一次的,和自己心中臆想出的世外桃源吻合度很高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只去过一次,所以心中才有那就是世外桃源的碎碎念

    01

    书中说,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幸。此言差矣,不幸没有固定格式,幸福也没有固定格式。

    很多年前,我和一群驴友在云南旅行,在梅里雪山脚下雨崩村的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大家围着村民家的火炉烤火聊天,大家聊到幸福生活是啥样子。我当时说:“我向往的幸福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而且现在也是这么想的。我当时想,我们这群红男绿女,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城市,结伴同行,来到这偏僻艰苦的高海拔地方,肯定都是喜山乐水之人,“采菊篱下,悠然南山”就是我们这群人向往的生活。

    哪知,同行的一个男队友一脸不屑说:“谁说的,我想要的幸福生活是越骄奢淫逸越好。”我当时就反驳他:“骄奢淫逸?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偏僻的艰苦的村子里,没电话,没暖气,吃的是干粮,住的是村民家的茅屋,身上盖的是有霉味且黑乎乎的被褥,这怎么都说不上骄奢淫逸啊!你向往骄奢淫逸,干嘛要参加如此苦旅呢?”

    他没有回答我,我以为他无言以对,心里很得意。

    后来,我们回到丽江后,该男队员与同行的一个女队员开始同房住了,二人卿卿我我,甜蜜得如胶似漆,且毫不避我们,然后我们又一起到了泸沽湖,这期间,我们大家已习惯把二人当恋人了。

    旅行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城市,我八卦了一下二人的情况。结果是,两位当事人都坦言,二人的亲密关系也就是旅行路上的那几日,各回各的城市后,就各过各的生活了。我才明白,男队员的雨崩之行,虽无骄奢,但有淫逸啊!

    所以你看,我们在用“幸福”同样的词,且处在同样的环境中,我们表达的却是相距千里的生活

    02

    我这位驴友的情况,我是想通了。但李叔同去当和尚的事,我却是一直想不通的。李叔同,这个名字,肯定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但这首《送别》大家一定知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送别》,就是李叔同写的,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词持续打动了我几十年,现在还依然打动着我。

    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他那么有钱,家里经营盐业和钱庄,是当时天津巨富,典型的富二代;他那么帅,是当时天津的“天涯五友”之一,和很多的文人名妓都有往来;他还那么有才,无论音乐、戏剧、书法、绘画、诗词皆是一流,在当时是整个学术界神一般的存在;他那么有名,我们熟知的漫画大家丰子恺先生,就是李叔同的学生。周恩来曾吩咐:如要编写《中国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鲁迅也曾感慨:“得李师手书,幸甚!”。连张爱玲都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面前,我是如此的谦卑。”

    但是在盛名抵达巅峰之际,他却抛妻弃子,遁入空门,从此苦修半生。前半生是风情才子,后半生是却是世外高僧。

    1918年6月30日晚,李叔同正式出家,不是带发修行的居士,而是入山苦修。他只带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其他一概不带。

    剃度几个星期后,他的日本妻子,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杭州灵隐寺,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劝说丈夫切莫弃她出家。这一年,是两人相识后的第11年。然而李叔同决心已定,连寺门都没让妻子和孩子进,妻子无奈离去,只能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与他见最后一面。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叔同……”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动情地喊道。

    “请叫我弘一”李叔同平静地答。

    妻子改口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李叔同如此回她。

    李叔同的传奇经历,不可思议。他的妻子的那句“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真的扎心。我就不明白了,他干嘛要去当和尚啊!

    03

    高人心境,难以参悟,接纳就好。因为我知道,你觉得一个人过得不幸福,不代表他发自内心真的不幸福。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渴望,各人有各人对幸福不同的理解,因为各人的幸福观不同,所以往往带来的幸福感也不同。

    我当年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前几年是专专心心地在学习,除了书本,心无旁骛,因为学点知识,拿个文凭是我当时的想要的(我们那时不用担心工作分配的时,当时就没有想过工作的问题)。当时的幸福很简单,读书学习,考试拿高分,然后假期旅游去。

    大四那年,学业完成得差不多了,于是想谈场恋爱,于是有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初恋。

    读研究生的时候,觉得知识储备得可以了,想赚钱了,于是边读研边在外边给一家公司编写计算机程序,于是我成为了当时研究生院里最有钱的人。

    然后就毕业离开校园了,3000出山,30而立。刚出校门那会儿,90年代初,月薪3000,相当于现在应届毕业生刚参加工作就拿1万多的工资水平,当时是很满足的。

    然后就是工作、加薪、升职,期间偶尔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传统的、平淡的但真实的生活。直到不惑之年,从几个曾经栽培我的几个退休老领导身上,我产生了一种对年老的恐惧。因为他们不能优雅地渡过下半生,更谈不上有充沛的精力享受退休生活。

    第一位领导在即将退休并转资深经理的那年,去世;第二位领导,在退休后的第二年,去世;第三位领导,在退休后的69岁那年,去世。他们曾都是位高权重啊,在位时是那么的风光,是那么的有精神,怎么说没就没呢?还有其他退休的领导,偶尔一见,无论是身体和思维都和在位时判若两人。

    他们都很有钱,儿女也都很有出息,也很孝顺。他们也有业余爱好,退休后很很多时间了,应该幸福才对啊,为啥如此身心颓废啊!他们从在位到离位,从忙碌工作到赋闲在家,心理和身体上都经历了些什么?我开始在神经科学、心理学中寻找答案,随着对幸福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慢慢的我发现:他们的退休生活或许并不缺乏快乐,但他们缺少了一个幸福的关键东西,那就是——意义感。我怕将来会像他们那样,也绝不能像他们那样,不是怕老,而是我要有不同的老法。

    04

    我无法理解李叔同,尽管认真研究了他一生详尽生平记录,知道了他在某个时间,选择并实施了某个行为,但我依然不明白他对幸福看法。但我知道我自己,我知道我走过的时间,所经历过的人和事。我知道过去的40年,尽管我还没有幸福这一概念,但我知道过去某时的某些事情,让我感受到的快乐,并留存于我的记忆,当我回想起来时,依然还会乐还会笑。我知道在过去某个阶段做的某些事情,都有价值和意义,方成就今天的我。在接下来的生命中,幸福是我最终所求,体验快乐和创造意义将是我毕生要做的事,我相信我将会比过去的40年更幸福。

    分享以上我对生命的感悟,如果你身同感受,我邀请你:

    第一,回首往事,予以肯定。每个人都会选择最利于自己的行为,当时的事,既然你选择那样做,肯定是在当时情况下,对你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当时的你,是基于当时你对世界的感知基础上做出了最利于当时的最佳选择。只不过,换了时间、换了个空间之后,你对世界的感知产生了变化,基于现在的个人认知去评价过去的事,大部分会引发后悔情绪的。通过持续的练习,当你对当下世界的感知会越来越来清晰完整,根据“最佳选择原则”,会让你作出最佳选择,而且效果也会最佳。

    第二,因人而异,接纳他人的看法和活法。无论我的驴友甲、驴友乙,还是李叔同、王叔同,还是以前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没有哪一种生存状态适合所有人或适合一个人的所有人生阶段。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幸福生活有着各自独特的期待和定义,你的幸福或许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他的幸福或许只是坐在自家阳台上,浇浇水、养养花、晒晒太阳。你的幸福或许是传奇般的人生,无可比拟的辉煌,而他想要的幸福或许只是生活无风无浪,岁月如常。

    第三,因时而异,活在当下。无论李叔同的前半生还是后半生,无论以前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心中理想生活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期待和定义,儿童时期,我们的幸福可能就是找邻家的小伙伴去玩泥巴;学生时期,我们的幸福可能是考试考个好成绩,得到家长或老师赞许;工作时期,我们的幸福可能就是加薪、升职;退休时期,我们的幸福可能就是盼望孩子回来,享天伦之乐。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也各有各的幸福,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End.

    <<<上一节:6.看法因何而生

    >>>下一节:8.测测自己有多幸福

    《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安宁》的逻辑导图,简友们的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感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7章  看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q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