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然之中,我的记性向来迷糊。回忆不起在哪个评论中看到了博主对王鼎钧大师的作文四书的推崇。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王鼎钧先生的大名,对其也不甚了解,但当时在复习考试,苦于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迟迟不得要领。笔者资质愚钝,只好上网寻求帮助。就这样我与《讲理》结下了缘。
王鼎钧先生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然其生活的时代距此已久,不了解先生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如何,但细读先生的大作,让我不由的肃然起敬。《讲理》是用叙述散文形式讲述论说文写法,效仿叶圣陶和夏丐尊两位先生合著的《文心》,以初升高的学校教学为铺垫,一堂课即为一个话题的教学模式,循循善诱。就仿佛你回到了初中的课堂,在重温一遍。用散文笔法记录下师生之间走过的脚印,轻松生动,生动的再现了当时60年代下台湾的真实写照
开篇即引出了主题讲理二字,以欺辱口吃同学为引子,引出何为理,如何讲,如何避免争吵时鸡头不对鸭嘴,从是非句来判断是否为论说句,“不爱惜光阴就是浪费生命”与“流水一般逝去的光阴呀,谁能帮你留住”......简单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不得不暗自赞叹一声大师功力之深厚。
画龙画虎难画骨,那是艺术范畴的高深境界。对于论说文正好相反。骨架好写,肌肉却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语句,脑海中或许有了深刻的画面,但囿于语言文字的繁琐,常让笔者不由自怜自哀叹,我咋这么笨呢。其实说到底还是结构之间的逻辑顺序没有深刻的认识,读的书不多,即使偶尔两本也是草草了事,阅后即忘。没有真正化作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其中的咖啡馆一章,更是让我不由的佩服先生对于读者内心想法的了解。对一件从没有接触过的事情,人们往往会持有否定的观点。不愿意深入了解,就如这咖啡馆,孩子们没有见识过只是听闻这是不好的地方,就在内心里排斥,并就此认定是坏的。对于文章,特别是论说文来说,事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提供了最强有力证据。但是事实也有局限性,即有可能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我们只有深入挖掘材料的内在,抽丝剥茧的进行分析,也才只能说是勘勘触摸到了事实的门槛,跨进去还需费不老少的力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