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很多研发机构在研发力量上一直在强调着“关键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一面,要把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创新研发才是各个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最好路线之一。说起产学研的合作方式,最主要是获得高校的创新,还要实现企业同高校之间的研发,同企业和用户主体之间的对接与互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9318/65f097d7e1bd7353.png)
产学研用一体化示意图
我们可以从市场上的调查报告看,同份额的技术输出合同的市场份额,在很多的高校里面仅仅占据很少的一部分,而企业之间的研发机构则占据了大多数的比例。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在研究和实践方面有些脱节的问题存在,因为很多的先进研究成果一般只是学术的指标考核,不需要投入到产业市场应用。
一般的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一方面,还需要有一定创新能力,当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研发之后,发现受困于研发的人才、成本,很难靠自身的力量去创新和研发,因此现在的很多企业都需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需求。但是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很多企业发现从理论、试验到实际产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量企业还没有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中受益,企业与高校的对接好似一个从两边开凿却没有打通的隧道,中间的分离和隔阂亟需新型的创新机构去打通和链接。
而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就是帮助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由研究院专家或教授到企业开展契合企业发展的课题,将已等科技发行产业化威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发展平台。深圳市政府现着重于深圳市项目在本地落地情况,共建科研平台司大幅提高项目申请通过率,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革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这种新型研发机构虽有人才队伍,但又不是大学;有科研力量,又不像是院所;同时,以定制研发、委托创新为主要业务,又不完全是企业。就是这种稀缺的“网络复合型创新组织”,却能将众多高校、院所、企业链接起来,成为产学研用中间的关键纽带和桥梁,大大促进了产学研用的协同。与以教学和基础性研究为主的情况不同,这类机构集成果转化、人才培育、技术服务于一体,整合高校、院所的新技术,满足企业效益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产学研用的分离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