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成“后浪”年轻人为此焦虑,最好的副业在哪?最近几年,年轻人里出现了一种新的焦虑:副业焦虑。根据后浪研究所统计,44.7%的年轻人都有从事副业的经历,5成的年轻人,尽管还没行动,但也有了做副业的心思,更有超过6成的年轻人,都因为副业感受过焦虑。搞副业,已然成了年轻人的另一种刚需。
缺钱,是年轻人们搞副业一个主要的动力。超过7成年轻人做副业都是出于收入焦虑。麦可思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分析显示,我国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仅为5833元,能“月入过万”的,只有极少数的6.1%。这两年,保住一份稳定的工作已实属不易,大幅涨薪成了奢侈。然而房价高企、物价上涨,再加上生活上舍不得太委屈自己,年轻人们想给“微不足道”的账户增加点收益,再正常不过了。
尝试一把自己喜欢的,低成本试错,开启人生第二曲线,是年轻人们搞副业的另一个目的。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年轻人的副业,都和主业无关。相较于自己难以做决定的主业,在副业的选择上,他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在探索着自己未来的其他可能性。
这份主动求变的勇气值得肯定,但也必须正视现实。后浪研究显示,超过7成搞副业的年轻人都失败过,甚至有3成不但没赚到钱,还赔进去不少。自媒体、摆摊、视频剪辑、设计师等排名前十的热门副业里,超过一半都不赚钱。那些动辄月入几万的副业,可能只存在于宣传文案里。
所以,搞副业,不光要有一腔热血,更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媒体调查显示,副业并不等同于低门槛,也需要具备规划统筹、时间管理、自我约束、灵活应变、语言沟通等能力,必须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更要做好主业、副业平衡。如果没有金刚钻,硬要揽瓷器活儿,不但做不好副业,还可能严重影响主业与家庭,得不偿失。副业的发展,最好能和主业相关。最好的副业,是能够有效利用自己主业的知识和技能,而副业中的积累,又能反过来促进主业进步。比如我们的主业是瑜伽教练、营养师等等,可以尝试通过自媒体分享知识干货、方法技巧、工作趣事,打造个人IP,不但能通过流量变现,也可以给主业转化更多潜在客户。
副业思维,也不能把搞小钱钱当做唯一目的。以自己真正热爱、真正感兴趣、真正擅长的事情为副业,我们可以收获许多别具价值的东西,比如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灵的疗愈、对人生的掌控感,养成实现职业规划的手段与工具。这些,都是丰厚的回报,也会为我们未来的人生积蓄能量。坚持你的热爱,剩下的交给时间,你不会知道,未来它们会给我们的命运,带来怎样的翻转。
尹烨曾说,“学习”是对抗未来不确定的唯一办法。副业,也是更新自己、升华自己经验认知的修习。我们步履不停,才能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做好自己持续赋能的储备,我们才能拥有未来人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24857/721a706d6506e41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