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整理了下米妮这两周自主阅读读过的英文书,没想到已经有那么多,其中不乏页数在四五十页字数较多的绘本。
这个月28孩子就四岁了,回想四个月前,孩子还是个26个字母都不识的文盲。四个月的时间,让她成功过渡到了自主阅读。很多妈妈非常好奇米妮妈是怎么做到的。四个月,到底是长还是短?其实米妮妈没什么概念。
废话不多说,我们来传授点干货型的经验。

关于拼读的学习,米妮妈认为米妮虽然表面上只花了四个月,实际上是经历了漫长的累积的。这累积来源于两个方面:音素的累积和可理解词汇的累积。
音素的累积:
米妮从开始英语启蒙就在大量的音乐中度过,这种韵律性强好听的歌谣给米妮带来了很多收获。
首先什么叫韵律,我们经常会发现歌曲或者一些诗句特别的朗朗上口。那是因为他们中间存在着押韵,无论是中文、英文都会有押韵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几乎每首歌里都存在,只不过是强弱多少的区分而已。
你比如中文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里面压的韵是“ī”,所以这个音素就在这首歌里面被强调了。
比如英文歌:“five little ducks went out one day,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压了“ay”的韵。
所以,在不同的儿歌中,音素被得到了强化记忆。
可理解词汇的累积:
自然拼读的学习只能解决的是读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孩子对词意的理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能读却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东西可比能理解的东西无趣多了。但在这个过程中,米妮因为可以理解而显得乐趣无穷,有了乐趣,印象也来的更加深刻,自然提高了效率。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熟悉的词意,故事的情节都在帮助孩子综合记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这些,米妮的自然拼读学习便显得顺利多了。
教材的选择:
拼读相关的资料可以说简直太多了。无论是网络资料还是纸质资料,米妮妈也前后接触了不少,甚至还有一些妈妈私下和我分享的非常珍贵的资源教案。
但是对比下来,米妮妈仍然比较推荐牛津自然拼读。很多材料你拿到了仍然觉得无从下手,但是这套教材的设计,基本上翻一翻就能帮父母快速理清学习路线了。短元音、长元音、混合音等学习路线非常明确。

开始学习:
一开始,米妮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给米妮反复的巩固26个字母的发音。因为接下来的拼读26个字母的发音是基础,熟悉度越高,后期就会越顺利。但是毕竟孩子还小,不可强求记忆。所以米妮妈通过了一些视频动画,是跳跳蛙的第一集中间的一小段。虽然米妮在三岁多的时候迷过一阵子字母积木,但是印象仍然很弱,难以记住。所以在这里米妮妈还是比较推荐跳跳蛙,因为字母积木的角色形象是方块,英文字母在头上,孩子对它们的印象更多的是穿着什么衣服什么颜色而非头上那一小块字母。跳跳蛙的字母形象就完全是字母了,只是多了五官和手,给孩子的印象要深很多。

跳跳蛙的视频孩子持续看了一段时间,音频每天都在听,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孩子完全可以看着大小写说出字母的发音了。
基本上学会了26个字母的发音就可以拼cvc(辅音元音辅音),但是孩子不会马上熟练,所以自然拼读的学习关键还是在于大量的练习。米妮对拼读的练习大部分来源于牛津自然拼读和vipkid的拼读部分。那时候她几乎为拼读疯狂,因为她神奇的发现,原本并不认识的单词,通过阅读字母的发音并组合居然可以拼出自己熟悉的单词。字符顺利的和实物对应了起来,这种感觉很奇妙。因为孩子的喜欢,孩子学完“e”的时候已经能拼所有的短元音了。
为了找到更多的乐趣,米妮妈开始和米妮玩拆分游戏,别说问cat的第一个是什么音啊,bad的末尾是什么音啊。就这样拆分着我们玩的不亦乐乎。
我们学长元音的时候,跳跳蛙动画又一次起到了非常神奇的作用。一般拼读书上只会归纳一类拼读然后让孩子不停练习,牛津自然拼读也不例外。比如说_a_e,如下图:

但跳跳蛙里面针对这全本书的规律用两句简单的话进行了总结:
【Magic e turns other vowel say its name.】不发音的e让其他元音说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e不发音,但是和他邻近的元音要发它的名称而非读音。
【Two vowels together,the first one does the talking】两个元音在一起,第一个发音。比如ea一起发e(意)的,ie一起发i(爱)。
这两条规则让小米妮在的学习中如虎添翼,几乎很快的速度掌握了长元音的法则。
而另外两条来自跳跳蛙的法则更让Minnie学会了单词拆分。
【vowels are letter and stickers】元音是字母粘合剂,没有元音就不成单词。
【sometimes “y” is a vowel】有时候y也作为元音使用。
所以cvc的单词拆分猜到头尾后就只剩中间的了,而中间的范围因为这两条拼读法则缩小到了五个。比如cat,头尾都很容易猜,剩下只有aeiou五种可能。
所以牛津自然拼读让米妮妈明白了拼读的学习顺序,心中有了学习规划。而跳跳蛙让小米妮在拼读学习的每一步都事半功倍,可以举一反三。再通过大量的练习,米妮的拼读学习可以说非常顺利。
对于有些妈妈表示跳跳蛙比较难,着重看1、4、5集的字母发音和拼读部分就好了。这几个规律可以妈妈用中文告诉孩子。
自然拼读应当伴着sight words一起学
sight words也称为高频词,也就是说一个句子、一篇文章、一本书里面出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这些词汇有很多又不符合拼读规律,所以只能直接记忆。之所以被称为sight words也是因为这是一篇文章内你一眼就必须认出来的词。
所以sight words+自然拼读=自主阅读。
而在sight words的学习中也极大程度地帮助到了自然拼读的练习,孩子可以进入句子去练习自然拼读。这样的练习材料就来的更加灵活多变和丰富了。
Minnie在sight words的学习方面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心得。米妮妈一开始买了几张高频词的贴纸给孩子贴在墙上读,这个过程在米妮学26个字母的发音的时候就开始了。有了简单的印象后。米妮妈给米妮选择的两套阅读练习材料分别是raz-aa和key words.

key words以高频词为主,每页加入的新词汇控制的量很好,句子颠来倒去在帮孩子熟悉高频词。是米妮读的最顺溜的一套,而且进步明显比较快。
raz-aa可以说有挺多本对Minnie来说难了点,因为一些词汇的拼读比较复杂。但是这也有一定的好处,就是她会通过单词的大概构造结合图片去猜测。米妮妈觉得结合图片去猜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但在目前帮助了孩子的阅读,能提升孩子的读图能力,是未来看图说话这类表达培养的第一步。
米妮现在的自然拼读学习还处于牛津自然拼读4的状态,等学完之后米妮妈会继续为大家更新。请后续关注…
其他素材推荐:
app:starfall 自然拼读学习最专业的app,没有之一,米妮很喜欢玩。
教材:神奇语音 我们是拿来当练习册用的,有连线有猜音挺好玩的。据说有大一点的孩子完全通过拿着一套刷题学习,效果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