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九月授衣

九月授衣

作者: 左岸梅花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15:04 被阅读0次

“拆拆洗洗,拆拆洗洗。”

秋天到了,墙角的蟋蟀又唱起促织的歌谣。小时候,每当此时,祖母总是说:“又催着懒人做棉衣了。”

我出生的那一年,祖母只有44岁。我长到三岁,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她也不过才47岁。可是,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祖母何其苍老。

四十多岁的祖母,衣服肥大,上身要么是深蓝大襟褂,要么是青色棉袄,黑裤扎在裹腿里,尖尖的一对小脚,总是不停地忙里忙外。她的头发是花白的,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俗称“窝籫儿”。籫儿上套着黑网子,插着四跟U型的银色簪子。她有老树皮一样的手,抚摸我的时候,明显感觉出拉人。如果是抚摸在绸缎上,会隐约听到细细的摩擦声。她的脸上皱纹密布,致使她的笑容如同菊花一般丝丝缕缕地绽放。祖母的衣襟上永远缝着自制的中式布扣。她很会盘纽扣。找一块布头,斜着裁剪下一根长布条,往里窝边对折,用针线将布条的一端固定在裤腿上,转眼就缝出一根匀称细长的绦子。一根绦子,在她的手里绕来绕去,几下就出来一个纽扣,样子酷似冬天里用来炖肉的一种蘑菇。蘑菇不叫蘑菇,祖母叫它“(wo)子”。

有了扣儿,祖母自然要给它配上一个袢儿。就像有了公,自然会有一个母。在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阴阳。所有的物种都有雌雄。人也是一样的。但除了祖母之外。她从21岁开始就守寡。祖父是烈士。她一个人把父亲拉扯大,又当爹又当妈。熬到儿孙成群,在她看来,也算是修成正果。

祖母尽管老,但却很俊。她有一对双眼皮大眼睛。很遗憾,到父亲那里,已经失传了。老高家的基因过于强大。我们一家八口,七口人是单眼皮,唯独祖母的眼睛大得很不像话。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眼睛非常不满,因此格外在乎。经常抱怨她,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基因。另外,祖母的白皮肤也是绝无仅有的。是真真气死太阳的白。无论如何都晒不黑,也从来不见她的脸上有过什么黄褐斑或者老年斑。

我经常盯着祖母的脸,细细端详,想象祖母年轻时候的模样。纤细的腰,白嫩的脸,五官精致,齿白唇红。我猜想,婚礼上,祖父挑起红盖头的那一瞬间,眼见得仙女一样的新媳妇,心头一定是涌起过一阵急雨般的心跳。祖母呢,自然是低垂着头,羞红了脸。腮上飞起一抹胭脂红。

“你出嫁的时候,是坐轿来的?”我好奇地问。

“不,是骑着毛驴。”

“你当时穿着什么衣服?”

“那可是俊着呢。我身上穿着大红的裙子,肩膀上披着云肩。头上戴着花。顶着蒙头红。”

“什么是云肩?”

“你连云肩都没见过?”

我摇摇头。祖母想了想说:“怎么会没见过呢?戏台上就有。围在脖子里,垂在肩膀上,有的有穗头,有的没穗头。用五彩的丝线绣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要多么俊有多么俊。”

按照祖母的描述,我努力想象着云肩的样子。想象着那些旧时的女子,一生只有一次的隆重盛典。按照古老的风俗,把自己打扮成戏台上的样子,就像重新投胎一样,踏进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姓人家。从此,告别了自己的青春和亲人,低眉顺眼,侍奉公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父亲去世后,我和小妹一起,跟祖母生活。尽管只有十三岁,每年春节,我都会给祖母,小妹和我,买布做新衣。我们三个人,每人一身新衣。后来我结婚后,又把祖母接到我家。给祖母添置新衣,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这个习惯动作,一直持续到祖母去世。

祖母是从旧时光里走来的女子,她目不识丁,总说自己无用,是个睁眼瞎。晚年的她,大脑逐渐萎缩,变得痴痴呆呆。这时候,她已经由着我装扮她。为了打理方便,我给她剪去了发髻,梳起了新式短发。夏天,祖母常是一身碎花衣裤。冬天,棉袄外面,总是对襟中式罩衣。面料有时是绸缎,有时是化纤,也有天鹅绒。总之,时兴什么料子,我就给她买什么。秋日的一个午后,我给她买来一件羊毛开衫。她穿上新毛衣,乐得咧开嘴,笑得如同一个孩子,露出满口豁牙。满脸的皱纹,像风霜中的菊花,呈放射状绽放。

突然她指着包装袋上面“高级羊毛衫”中的第一个字,断然道:“这不就是老高家的“高” 吗?”仿佛,突然之间,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般惊喜。

我愣了一下,眼泪夺眶而出。我扑倒在祖母的怀里,搂着她的脖子,脸贴着她桑皮纸一样的脸说:“奶奶,你一眼就能认出老高家的“高”。你可真棒。”

细细想来,祖母的一生大概总共只有两个盛装出席的隆重日子吧。一次是婚礼,一次是葬礼。其余的日子,她穿的都是家常的衣服。她的婚礼,我只能想象。而她的葬礼,是我亲手给她穿戴整齐的。所有的衣服都是她自己生前选好布料,一针一线,按照传统的样式缝制的。每一个纽扣都是自己盘好,缝紧。只不过,我又自作主张,按照我的心意,给她添置了一条绣着鲜艳花朵的裙子。那最后的告别来到时,我给祖母洗了脸,化了妆,穿戴整齐后,我给她在腰间系上了一条美丽的裙裳。

祖母离开我整整二十年了。又是深秋。傍晚,墙角的蟋蟀唱起了促织的歌谣。

“拆拆洗洗,拆拆洗洗。”

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祖母就把一家老小的棉衣拆洗干净,棉好,叠整齐,放进衣柜里了。待到秋天,孩子们穿起小夹袄。再冷,换上薄棉袄。直到冬天,换上厚棉袄。我的袄厚得一把抓不透。我讨厌棉袄太厚,不好看,下次棉袄的时候,我央求祖母手下留情,少续点棉花。

祖母笑笑说:“亲娘棉肩,后娘棉边。”意思是,最疼你的人,才偷偷把棉袄的肩膀处棉得厚实,让你不挨冻。

再到隆冬,我的棉袄棉裤还是厚得不打弯,一把抓不透。

相关文章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日子

  • 九月·授衣

    九月始霜降 不觉天已凉 我竟还在老地方 熬着汤 汤里旧时方 入梦古早香 历历故人章 娓娓与谁讲 谁记鲜衣模样 谁摘...

  • 九月授衣

    “拆拆洗洗,拆拆洗洗。” 秋天到了,墙角的蟋蟀又唱起促织的歌谣。小时候,每当此时,祖母总是说:“又催着懒人做棉衣了...

  • 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夏就这样悄悄褪去了燥热,一缕长风摇摇曳曳就送来了秋意。秋来硕丰,应该是最最期盼的完美结局。

  • 授衣节的由来与风俗

    节日名:授衣节 时间:十月一日(农历)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授衣起源非常的早,到后世,成为...

  • 2018-01-24

    来肉在人转切转切住我九月授衣

  • 寒衣节,不只秋祭

    引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授何衣?授寒衣。寒衣节又称秋祭,民间四大鬼节之一,此节由来已久。今逢此节,人有祭祖之思...

  • 你好,再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流火授衣,寒暑交汇, 黄口稚气初卸,总角韶华袅袅。 漂亮帅气的男孩提着保温盒走进教室,里面是...

  • 七月是你的裙尾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

  • 岁月流光

    七月流火尽,九月授衣迟。 有感岁月消,只因少年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月授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vi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