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B计划之情面:坚决行动的混球思维

B计划之情面:坚决行动的混球思维

作者: Thehrdertheluck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4:06 被阅读0次
《老喻的人生算法课》由两个模块构成:
A计划:针对的是你内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B计划,针对的是你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上一讲,我们讲了怎么作决策,我给你介绍了双我决策。这一讲,我要跟你讨论,我们行动时遇到的人生难题:情面。我们总会给他人留有情面,但这常常让我们在应该行动的时候犹豫。
可有一类人,他们却没有这个问题,丝毫不受情面的影响,朝着自己要的方向坚定行动,甚至看起来有些“混球”。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很多做决策者的人都是“混球”。

早些年,巴菲特在生活中就是个典型混球。孩子遇到车祸,回家告诉他,他头也没抬,第二天才想起来去问候。他自己赚这么多钱,可他女儿连彩电都买不起。被他收购公司的创始人,希望保留极少一部分股权作为家族纪念,他也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乔布斯混球的那一面更是世人皆知,他还被称为“地狱来的老板”。
同样有混球那一面的,还有谷歌的创始人佩奇。2001年,他不顾高管的反对,突发奇想要解雇掉所有的项目经理。他就当着130多位同事的面,直接宣布炒了所有项目经理的鱿鱼,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通知。
那混球和领导者有啥关系呢?是不是因为人家厉害了,所以有资格当混球?
不,我要说的是,混球思维,恰恰是这些决策者的秘密武器。
要理解这件事,让我们先绕一个大圈儿,了解一下大脑内部一个非常有趣的秘密机制。
几十年前,认知神经科学家加扎尼加博士思考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大脑拥有各个独立运作的系统,是不是意味着大脑有统一的意识?”
通过长期研究,加扎尼加终于发现,大脑接收到的外部信息是非连续的碎片,就像一张张独立的图片一样。那我们连贯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
他发现大脑里有一个叙述系统,他把这个系统命名为“诠释者”,它会编造故事,把碎片的信息组成有逻辑的故事。就像把图片连续播放,变成了电影一样。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故事看起来自圆其说,它还可能篡改事实,强加不存在的因果联系。
所以,你我在大脑里的统一意识,都是经过“诠释者”艺术加工过后的剧本。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毫无觉察地被这个“诠释者”支配着。
我们的意识、感觉,其实是大脑加工后的“错觉”。正因为如此,往往越聪明的人,越觉得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人,就越容易自欺欺人。
但是有混球思维的人,却能不按套路出牌,不屈服于大脑中“诠释者”安排好的剧本。
混球们不欺骗自己,做事不管不顾,敢于死磕,没心没肺,神经粗壮。因为这些看起来很没道理的缺点,他们反而拥有了某种“超级理性”。
这种超级理性,能让混球们克服很多普通人常会犯的非理性错误,我把它称为大脑的“先天免疫”。

混球思维包括以下7个特点:

  1. 从不维护自己的正确;
  2. 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3. 从不受制于他人的情感波动;
  4. 从不忌讳残忍的坦诚;
  5. 从不同情自己的遭遇;
  6. 从不停止疯狂的探索;
  7. 最后一条,特别重要,这是有混球思维的人和真正的混球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永远追寻伟大的意义。

这七个特点,就是“混球们”的七种超级武器,下面我们就一个个来看。

  • 第一种武器:从不维护自己的正确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是败在这件事上。比如说古代的项羽,打了败仗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现实生活中,犯这种错的人也无处不在。尤其是对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他们往往会付出很大代价。

  • 第二种武器: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独立,有主见,不在乎他人的意见,甚至有点自私或者独断,可能有一些混球的地方。表面看来是性格的区别,但其实是评价体系不一样。

  • 第三种武器:从不受制于他人的情感波动。

比如“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最早的意思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它出自《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的时候流行斗鸡,齐王请人训练斗鸡。有位高手花四十天,终于培养出一只鸡,这只鸡不叫,像个木头鸡,收敛了全部精神,把别的鸡全吓跑了。
这只木鸡就是斗鸡里的战斗鸡,不受他人情绪波动的影响,就是竞技的最高境界。

  • 第四种武器:从不忌讳残忍的坦诚。

极度坦诚,是一种效率最高的沟通方式,虽然经常很残忍。
哈佛大学一位叫罗伯特·凯根的学者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员工,在公司其实是干两份工作,一是本职工作,二是去社交和处理关系。

  • 第五种武器:从不同情自己的遭遇。

混球几乎不会有“自怨自艾”的情绪,这令他们在困境中极度乐观。
有一次,埃隆·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又遭遇了火箭坠毁,一群人在酒吧借酒消愁。大家心里都明白,公司的钱顶多只够再试一次。虽然马斯克也为财务状况心烦,但他还是表现得非常乐观,设立了新的目标,希望6个月后重新发射。

  • 第六种武器:从不停止疯狂的探索。

马斯克似乎总能完成常人不敢想象的事。他有一个特别值得分享的方法,用来实现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去考虑“实现路径”,而不是争论“是否可行”。

  • 第七种武器:永远追寻伟大的意义。

就像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小结

想想看,你我在现实中,仅仅为了情面,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设,放弃了多少追逐梦想的机会啊。
混球思维并非鼓吹一种“横冲直撞”的能力,而是强调一个人如何最大限度地燃烧自我,拥有某些“反人性”的超级品质,但不失人性,从而成为一个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混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计划之情面:坚决行动的混球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vl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