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
课文也可以这样读

课文也可以这样读

作者: 朱朱82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09:20 被阅读189次

    深人所见者亦深,浅人所见者亦浅。读书,不同之人所见风景大相径庭,这就靠我们个人的修炼程度了。周末,独自在书房静静的读起曹刚老师的《课文可以这样读》一书,方知,文章也可这样读,自己对本文的解读真是太蹇浅。波澜不惊的文字经过曹老师一品,仿佛经由高人引领,闲庭信步般进入别有洞天之境,每个字都饱含着蓬勃昂扬的生命力。我看到了被我粗心忽略的种种,更看到了“美”在篇篇文章中丰富多彩的栖息方式,现把零星感悟整合,以期获得深入思考。

    一、涵咏文字,从语言抵达文本之核《百合花开》是一篇典型的借物抒怀散文。文章中的百合花不顾蜂蝶鸟雀的讥讽,展现了它在逆境中的奋起,顺境中的坚守。      文章的主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便可获得。但作者用何种语言形式去表现他的思想,却要经由教师来引导。曹老师捕捉到这些词语:“一株”“小小”“我要”“努力”“终于”“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些普通容易被忽略的词语,却可以传达出感人的力量。 一个“要”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层含义:希望、需要、应该、必须。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杂草的冷嘲热讽,面对渺茫的人生之路,百合始终坚持的喊出“我要开花”!即:我需要开花、我希望开花、我应该开花、我也必须开花。原来,这“小小的”我,其实是一株“大大的”我,一个不断思考生命价值的我,一个个性张扬的我,一个经历沉思之后不断觉醒的我。这四个字背后涌动的是一股生命的力量,读来铿锵有力,催人奋进。  同样的例子还有《呼兰河传》的一段经典描写: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愿意”一次的字典是: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人的情感意愿。然而,此刻却用在“倭瓜”“黄瓜”“玉米”等植物身上,恰恰反映了萧红对自由的热爱与赞美,是她的主观思想感情在客观景物上的投影。作者借后花园之景,抒发追求自由之情:“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由这些词的咀嚼,学生定能够感到,词语本无好坏之分,唯有用的是否准确传神。学生在写景物时大多喜堆砌华丽的辞藻,但林清玄告诉我们:“美丽的辞藻是比较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才可以恒久。”

    二、披文入情,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读过多次《呼兰河传》,自以为读尽文章之美,却未曾过多关注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句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小说也罢,散文也罢,一般写人常是介绍姓字名谁,长相如何,身份职业,等等。萧红在此却只字不提,反复强调爷爷与自己的年龄差距,分明是告诉我们,年龄的间隔使得“我”与祖父在人间相处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只有在祖父那里享受到人间的温暖。可,这温暖只是杯水车薪,祖父无法陪伴作者走更长的路,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无尽的遗憾。这种自由的生活,真实弥足珍贵。真是,在轻快的笔触中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凝聚着心酸的泪水。

      再次读《祖父和我》,不仅仅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也不仅仅有一个个温馨的场景,在那轻快活泼的背后,又荡漾着一丝丝的哀伤。有些话,看似平易,却内藏丘壑。

    说明文也并非总是冷着脸的,在那严肃的外壳下,有着火热的内心。教过很多次《桥之美》,总蜻蜓点水,循规蹈矩。此时,却有不同寻常的发现:作者提出的理论源于他广泛的实践研究,作者其实是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人。文章中一些地名暗示了作者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读万卷书,文中引用资料显示了作者涉猎内容之光,除了西洋画与中国画以外,还有戏剧、音乐、文学、哲学,等等。而发着发现“美”也是一个艰辛的探寻过程。在实践中,作者时而有灵光一闪的惊喜,如文中“突然”“显现”“碰到”;时而苦思冥想,辗转反侧,如“曾爬上南京狮子山”“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时而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如“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凡是……”

    由此可见,冷冰冰的说明文不仅仅介绍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原理,还暗示了探寻艺术之路的方法与要求。而我,从未读到此处。读到每一篇文章的深处,说来简单,却也需要读者的阅历与积淀,你在读书,书也在读你。  三、比较揣摩,体会作者用笔匠心《外婆的手纹》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纪实性散文。文章是借外婆的手纹来赞美外婆的手艺,当然,做衣与做人是相同的,作者也赞美了外婆面对苦难,依然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的生活态度。 文章中表达多为语言的陌生化使用。学生乍看下未必关注,如果采用替换比较法,借助想象,反复揣摩,必定会眉扬目展,为之啧啧。如:题目乃“外婆的手纹,”为何不能是“外婆的手艺”呢?此一问,似打开另一片别有洞天,循着问题深思,原来,“外婆的手纹”实际上是一个隐喻,暗示了作者以外婆的针线活为切入点,从各种角度去解读外婆的命运与性格特点。再如: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的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为什么作者要说“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如果换成“在那些穿着打满补丁衣服的岁月里”则味道全无。原来,“打满补丁的岁月”更暗示了外婆坎坷、悲苦的命运,她面对的不仅仅是贫乏的物质生活,还有来精神生活的摧残与折磨。一语双关,妙不可及。 此种写法作者非常擅长。因为,作者是个诗人。相同句式,也可以对细微的差异进行比较替换。如古文《螳螂捕蝉》有这样一段文字: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后”“傍”“下”三字略有差别,可在替换比较中感受古人的良苦用心,确实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三个字,三个位置,且越来越近,更让人觉得利令智昏,贪婪之状可悲、可笑且可叹。且,在结构上使得文章逐层递进,不断蓄势。

    有时,文本解读需要“无中生有”的能力,波澜不惊的湖面,一个石子便荡起了美丽的涟漪,更荡漾出了美与生命力。 四、探究人称,感受情感涟漪之美

    在散文《山中访友》中,作者寻访了14处景物,用了21个“你”字,作者每见一个景物都会道一声“你好!”体会好这21个“你,”就能感受文章的诗意,理解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你”一下子拉近了作者与山水万物之间的心灵距离;“你”构建起了作者与景物沟通的桥梁;“你”字令整片散文荡漾着诗一般的情感涟漪;关键是,“你”字透露出作品的主旨——人与自然万物地位平等,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应该诗意的生活着。

    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可谓含而不露,意味深长。作者在文章最后称呼德国人为“德国作家,”却对那个日本作家称呼为“日本人,”一个小小的称谓再次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他及他所代表的一些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的鄙弃。抓住小小的称谓变化,便可一子盘活,全局生风。

    有些文章在看似客观的叙述中寄寓了沉重的感情,这便也是写作的高明之处了。

    五、批判质疑,探得文本魅力

          有时候,文学作品中有些情节会不符合理性逻辑。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魅力。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是否也可以此为切入口,探究不符合逻辑之处,从而探求作品真正的魅力呢?比如,小说《凡卡》中的一封信的确写的好,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可一个九岁的孤儿真的能写出那么好的信吗?

      在质疑中,我们将对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有进一步深刻的体会。作者怀着满腔的悲愤,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这么一个带有典型性的孩子想说又说不清、想写又写不下的话,成了这个孩子及他所代表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孩子们的代言人。作者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品中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发自肺腑的哀求和儿童画的口吻,都是作者智慧、作品魅力所在。质疑之后,才能获得升华,这种不合逻辑并不妨碍情感的流淌,可能恰恰因为这种不合逻辑,才让读者更为之动容。读文,其实就是从“心”的距离到“心”的距离。当那些隐匿于纸页的气息,穿透身体,贯通灵魂时,我们就会收获无数感动,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得以隔离那些另我们摇摆不定的噪音,阅读也就变成了一种幸福。王君老师说:“有情趣的人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趣,有情趣的人才能教出情趣。”干瘪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阅读,读文,也是读自己。当然,这定是一个缓慢而悠长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文也可以这样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w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