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发布一个系列课:孩子的时间管理课。
进入正文之前,我们首先先建立一个共识。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在思考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要首先来分析一下孩子出现某个问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只有找到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追本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样道理,当遇到孩子拖延磨蹭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要先来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家长要先查找自身是否存在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早期的能力和习惯完全是通过模仿和学习父母行为形成的。尤其在孩子6岁之前,孩子的行为习惯受到他的主要养育人(也包括祖父母和其他家人)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家长习惯熬夜,作息不规律,孩子也很难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如果家长习惯性不守时,跟孩子讲过的时间随时变化,那么孩子就很难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所以,在解决孩子磨蹭问题之前,家长要先解决自身的习惯问题。
第二,孩子的问题,可能出在家长的教育方式上。
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就孩子的磨蹭问题而言,家长可能有如下几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催、骂、吼”。这种方式只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愤怒情绪,并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种:“哄骗、收买”。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可能“教”会孩子跟父母谈条件,对后期养育孩子带来不良隐患;
第三种:完成替孩子打理一切。这类家长会觉得孩子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凡事都帮孩子打理好。这种包办代替的方式,完全切断了孩子和时间之间的联系,导致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基本的时间观念。
另外还有一种,是家长习惯性给孩子贴负责标签。比如,如果家长经常跟孩子说“你太磨蹭了”,“你怎么那么慢”之类的话,时间久了,就会在孩子心里建立起一个他觉得自己很慢,做事无法快起来的错误信念,这种信念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也无法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磨蹭的坏习惯。
所以,你发现了吗?孩子的很多问题,根源都在家长身上。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首先做好表率。良好的示范对孩子的行为塑造影响十分巨大,请家长一定不要忽视。
下一节,我们将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时间观念,欢迎留言,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