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在关键节点总要留下些什么,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沉淀下来的内容会成为珍贵的财富,愈久弥新。
2019年3月9日,我完成了人生中的大事----举行婚礼。婚礼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有无全在个人。有的人不办婚礼,有的人参与自己的婚礼,有的人决定自己的婚礼,我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虽然最理想的状态是经济独立,完全把控,但既然受限于时空与观念,能实现一场与理想接近度60%的婚礼,我已经没有大的遗憾了。
回想起来,从相恋到决定携手一生,一切好像都是顺其自然,包括连是否举办婚礼都没有异议。“我得给你爸妈一个交代!”这是新郎要办婚礼的由头,不过对我而言,好像把婚礼作为交代的一种方式不是特别在乎。我对理想中的婚礼没有概念,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一场婚礼,但随着领证完把婚礼提上日程之后,心仪的婚礼轮廓变得慢慢清晰,也就踏上了辛苦的备婚之旅。这个过程当中自始至终伴随我的感情是接受遗憾,但也收获有意外之喜。
因为之前装修的磨合让我开始在融入别人家庭的过程中不执著于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尽可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引导家人完成我想要的婚礼。新郎经过之前的成长也愿意参与到婚礼的筹备过程中来,特别是后期的杂事之多,他运筹帷幄,真正成了一家的中流砥柱,这也是我最欣慰的一点。每天忙于搬家、采购、制表、备稿、人员对接、物品搬运传递,当天晚上还在换被套床单,希望娶我回家的第一晚能躺在红床单上入睡,可以说尽心尽力,将婚礼融入生命。此次婚礼最大的收获是看到新郎的能力与蜕变,除此之外,完成双方父母的心愿,并让对方父母更多的了解我也是收获之一。对于真正祝福的亲友,我表示感谢;对别人婚礼、生活态度或方式颇有微词的我忽略不计。
先开始是在微博上查场地、人员的信息,后来关注了一个很有用的公众号,在里面接触到很多先进的婚礼理念和想法,虽然很多商家信息都是北京上海的,但从中我确定了自己想要的风格款式。其实如果按照我自己的心意,是想办一场一百或者五十人以内的走心的、温馨的、精致的、不流于形式还充满回忆的小型婚礼,只请亲近的家人朋友,婚礼上能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得到他们的祝福也能节省预算,无奈双方父母还是有自己的考虑,于他们而言,有些情理无法绕开,但这成了我办婚礼最无奈的地方。比如两边爸妈的同事朋友一请,就占据了人数的90%以上,而这些人我跟新郎不认识,长辈一多,流程就得相对固定,我最在乎的仪式环节的时间肯定会被压缩,在传统婚礼形式和观念下如何保留自己最在乎的部分成为我首要考虑的问题。夹缝当中求生存估计是我这次婚礼的真实写照。
首先得把仪式和用餐分开,你能想象那种场景:互不认识的两组人,一组在台上哭的激动不已,一组在台下吃的热火朝天!场面和谐,各取所需,只有人情没有味儿。
我们考察了几处目前大家常去的地方,室内室外都有,最后因为各种条件不符最后都被放弃,眼看这个计划就要泡汤,我急中生智想到玺宴,说服对方父母举办草坪婚礼,最终他们同意,我内心石头落地。因为这是我所有后续工作的前提,如果当初办成纯室内的,估计会成为我的终生遗憾吧,说白了,几万块钱打水漂,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婚礼当天我以为草坪上会很安静,我牵着父亲的手在大家的注视之下缓缓走向新郎,其实,真实场景根本就不安静,甚至还有两桌人坐在里面饭桌上看手机都没出去....紧张之余我有点失落,原来所谓的仪式感的成就是要共同努力的,气氛烘托也需要真心注视。可以想见如果举办的是纯室内婚礼,听着陌生人推杯换盏的声音,掺杂着烟味、食物味,我走在台上心情估计就更复杂了。
没有完全称心如意的婚礼,从你决定办婚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有遗憾:父母把控的程度、场地、经费、地域、观念、风俗、邀请的宾客和为你们当天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会从各个方面削弱他在你心里的完美形象。新人在乎意思,父母在乎面子,宾客在乎菜色.....只能说尽力就好。
确定完场地,开始找vendor。这部分比较顺利,因为之前已经有想要的风格,随着自己喜欢,找财力范围之内的就行,有些基本是看一眼就定下来。先后在微博上确认了化妆和摄影,又通过摄影师的朋友圈找到了策划,再由策划确定主持和督导。我们没有要摄像!现在看下来这里又是一处遗憾。婚纱和龙凤褂定的比较满意,婚纱实惠,龙凤褂配上送的“喜字头”红鞋,当天也挺出效果,去实体店试的交通费还算没白花。新娘的行头是真花银子,相比之下,新郎的花费就九牛一毛了,当天连擦脸油都没有,头型拿手抓出来,也算天生底子好,就这样还能见这么多人,上台发言挺有自信,利利索索,值得表扬。
当然,这场婚礼有遗憾就有满意和感动。首先关于当天场地的布置,深得我心。这是我花最多心思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婚礼基调的部分,为此我看了成百上千张真实婚礼照片,感谢策划团队的辛苦付出,相互信任相互喜欢,彼此成就 。可惜头一天没睡好,加上第二天父母敬茶环节耽误了些时间,让我没能看到他刚搭建好最美时候的样子。
其次是婚品当中关于电子请柬、纸质请柬和喜糖球的式样。这部分是我负责的,花了挺多心思之后就爱上了看他们岁月静好的样子,以为摄影师会多拍几张有腔调的静物照片,但他更多的关注了钻戒,也只能一直保留等待来日重见光明了。
说起婚礼上这些用过的东西,我不喜欢用过一次就束之高阁,所以床单选择了没有图案的酒红色,洗过之后平时可以接着用;没用完的氦气罐给了闺蜜,等她结婚的时候还可以接着充,她也觉得这样挺有意思。目前还有一些其他小东小西的放在家里,真希望能有一日可以给到需要她的人手上,视她为感情传递而不仅仅是旧物。
最后还是感谢双方父母和亲人朋友的的尽力配合与通力合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协同,婚礼才能在当天顺利毕业。
“三梳礼”不知道是传统还是后人研发,我当时单纯以为就是为了摆拍而用,后来在摄影的引导下,妈妈对我说的那些话让我终生难忘,她说我是她值得她骄傲的宝宝!照片恰当记录下了这一温暖瞬间,这也是我全天最感动,记忆最深刻的瞬间。没经过准备的话往往因没有预设而充满力量,也最能撼动人心。
离结婚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候,有爸妈们提出控制桌数以及仪式要在中午举行的要求,这改变了一些原来的流程,但能保留我跟新郎在台上说话的时间,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虽然first look和love letter 环节被部分删减或说自走过场,但增加了封存红酒和给闺蜜送捧花环节还是意外之喜的。要是姥爷还活着我一定会叫他和姥姥给我送戒指,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如今只能想象他老人家在天上送祝福了。
要说起当天的仪式,我真心觉得之前青海旅拍时候不经意间我两说过的话和当时的情景记得更久一些,我说我们以后要养柯基,还叫摄影师来家里玩,他说他以后会多分担事情,让我不再一个人忙活。确实,这次婚礼他做到了。也是因为他这次能力的展现,今后我愿意把更多的事情交托给他,让他看我的眼光不再是固执,而是呆萌。
那次我感受到了认真与对方交流的美好,当时只有我们和摄影,没有婚礼和流程,不用担心仪态和控制表情,不用寒暄宾客顾及体面,只有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说给对方听。所以抓拍到的照片也更能体现两个人相爱的状态,并且是最自然的状态。可能也是因为有过类似体验,加之人多嘈杂,让我在结婚当天说话的时候内心没有太多波澜,只是莫名的紧张想哭。
最后把我们为对方准备好的誓词 奉上,作为结尾总结:
老婆,我们从相识到现在,已经3年了,我还记得我们在青海湖边一起骑行的快乐,还记得在滇越铁路上一起手牵手的感动,以及我们为了生活琐事的争执与吵闹。今天,我们好不容易跑完了爱情的长跑,终于站在这里,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往后,我会用自己的一生,来疼你,爱你,保护你。请相信我,我会成为一名好丈夫,我们会相守一生,不离不弃。
你让我感动的不是某个时刻,而是很多时刻串联起来的一个时段。备婚这段时间我看到了你的果敢和坚定,虽然有时候会开小差,但我们已经把遗憾降到最低了;旅拍时我看到了你默默收拾散乱的行李,轻轻挤掉我背上的痘痘...是你教会了我包容、理解,以及如何爱人。我有时在想,上天为什么会赐给我这么好的一个人来照顾我,让我跟他生活在一起,我应该是很幸运了吧。从此我们合二为一,荣辱与共,贫贱不移。We are one. I Iove yo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