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孕育我,我不甘低头潜行;简书予我羽翼,看我诠释飞翔。
——题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然习惯孤独,不喜人世喧嚣。
或许是在小学时期被孤立之后,我出生在一个小乡村,小学及初中都是在一个村子里的学校里上的,学校人不多,所有师生加上食堂工作人员不过五百人,祖父曾在这所学校里担任教师届时已退休,乡村里风俗比较落后,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是八岁入学,农民们以为年龄大智商高是有利于学习的,祖父毕竟比较开明好说歹说让我七岁时入了学,本来我幼儿园就上得晚,还跳级过,性格较为内向,而且我长得也又瘦又矮,入学后在一群八岁同学的对比下,我竟是那么格格不入,再加上后来鼻子上生了肉猴,更是有人给我起了各种外号。
或许是在中学时期被欣赏和不被欣赏之后,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农村学生,上了县重点的高中后,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优秀的同学,自卑感不可抑制地生出,在度过几个月后,总算是有了些许好转,在语文老师布置的一次作文中,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下一篇文章,之后该文章被老师看中,我清楚地记得老师眼里的期待,之后课间跑操时,旁边一个城市女孩对我说:“你文采不错呀。”我一言不发,心里却是那般狂喜,终于有人注意我了。在后来一次考试中,别人都在以议论文的题材随意堆砌之时,我以一篇以李太白诗歌为题的散文独得高分,要知道我小时候一直不觉得字漂亮有什么用,一手破字在批卷时是难以得到青睐的,老师并未当着我的面如何夸奖我,但后来我在另一个班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在另一个班毫不吝惜地夸奖我:“没想到李铭(化名)如此有自己的思想,写得很好但大家没有能力还是不要去尝试。”再后来上了高三,上学期一切都是自由的,这时候因为山东新高考改革学校实行了分班,教了我们两年的语文老师去教其它班级了,同学也换了,另一个老师一直不是很欣赏我,我也不被同学们注意,一次她让我们写周记,随便写些什么就行,很多同学都在以议论文应付了事,当时我的情感难以抑制,一是因为高三的学习压力,另一原因是寂寞的少年遇到了笑靥如花的她,于是花了很长时间写下我人生中第一篇不是为了迎合任何要求的散文,就是这篇散文改变了老师和同学看我的眼光,犹记得当时老师说完几个同学名字后,走后说了一句“李铭的文章大家可以传着看看”,我的心中有了熟悉的感觉,黑暗压抑的生活瞬间有了光。到了下学期,新高考给学生甚至是老师的压力都很大,为了高考老师已经不去欣赏任何散文、记叙文了,议论文成为唯一被承认的存在,还记得有一次写了一篇记叙文,老师批语:写得很有文艺,可是不推荐你写。疫情之后,带着失落感和孤独感,因为心态没调整好语文考出了历史最低分,高考也如意料之中的失利了,这让曾考过班级第二的我充满了挫败感。
生活如同大地,各种不堪忍受的孤独和黑暗,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难以轻易言说,也习惯了沉默,写作是我解放的手段,文字滋养我的灵魂。
因为就业问题,咨询机构和父母施加的压力,也想像林徽因一般既做建筑又活出自己,我选择了建筑学。然而上了大一之后,我才发现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建筑学,工科学院已经没有哪位老师去体味你的文章了,一些同学已经参加了很多活动并获得了一定的荣誉,虽然我认为那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天赋或很努力,但毕竟人家是手持奖状的,大一建筑学并不强调深度,我感觉一天天忙碌非常然而却没有什么成就感,而且我也不再有读者了,想当初在高中,还会有老师同学来看你的文章,我是不甘寂寞的,怎么能忍受低头潜行,我是一个需要天空的人。
后来我孤身一人去寻找天空了,我想着写纸质笔记,这于我而言过于寂寞,连鲁迅都要承认读者的重要性,更何况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少年人了,我又试着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然而根本不会有读者,我能感觉宿舍里几个同学和我志趣不同,当我看着夜里窗外的苍茫时,他们在玩着端游大喊大叫,划破了我的天空;当我早起睁眼寻找光明时,他们还在床上大睡,我自然不会让他们成为我的读者,其实他们也不能,他们欣赏不了我这样的人,或许他们会觉得我孤僻又愚笨。没有了时间去读文章,也衰减了写作的动力,我开始了堕落,打开手机玩着各种无聊的小游戏,时间却也一点点的流失了,我本就没接触过绘画,学东西又慢,在学习画图时备受打击,然而我是无助的,我只能求助于文字了,这是我逃离世俗琐事的唯一方法了。我终于不顾一切的去寻找天空了, 我需要一个空间来宣泄我的感情、安放我的文字,我需要读者,需要理解。我首先想到的是聚拢了大批明星的微博,然而下载微博后,发现它并不是一个文学性的社区而且不知名的人被照顾的太少,在无奈之下我离开了微博,我感到一种无枝可依的痛苦。在无奈之下我上网搜索适合写作的软件,简书赫然入目,在打开简书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使用,我逐渐发现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在这里文学风气浓厚、
这里有拜伦的勇敢、海子的狂热、顾城的单纯,这里是文字的故土。这里聚集着文学爱好者大量的,我看到了许多孤独、寂寞的灵魂,许多不甘平庸的心,我感觉到了陪伴。简书平台也非常注重培养作家,推出了日更挑战和各种有奖活动,我一直在坚持日更,我觉得这既是锻炼,更是宣泄情绪的有效途径,我坚信这将记录我在生命旅途中的点滴,为我的文学梦提供养料。
日更以来,每天会花许多时间来写文章,经常会在将近晚上12点时发表文章,我是月亮的陪伴者,是文字的守夜人,虽然常常会感到疲惫,但所有文字像花朵一样绽放,我好似坐拥花海,静看天涯。我写的诗歌散文既有狂放不羁之处,更有内敛疏离之处,很多读者看懂了,轻轻地说一句,仿佛是在与我孤独的心灵对话。
发表的文章也被许多人赞过,但最为感动我的是很多人鼓励我,激励我去大胆飞翔,这让我终于下定决心摆脱大地的束缚去寻求精神的解放,我感觉我逐渐有了超脱痛苦的力量,我不再为人生不幸的本质而伤感不已了,我为春夏秋冬喝彩。我也看到了其他创作者的优秀作品,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明白了努力方向,我在与作者的互动之中也学到了许多。我再也不必低头假装只食人间烟火,简书真正地给了我飞翔的天空,给了我灵魂的栖所,让我一身羽毛不再被层层灰尘掩埋,他将诠释飞翔。
进入简书之后,认识了天南地北来自戈壁海滨、雪山草原的简友们,他们看到了一个零零后文学爱好者生活中仅剩的倔强也都坚持写作,持之以恒。我也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这同样让我的简友们纷纷加入,我会努力让简书的文学氛围更为浓厚,如此我将有更大的蔚蓝。
回忆讲完了,但我和简书的故事还在路上,宽博大地孕育的我将有俯瞰高山大川的胸怀,从此不拘于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向着梦想之地朝圣,做向坟的过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