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穷产阶级育儿记》,欢迎大家关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在给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作序中写道:
这个时代对孩子来说是艰难的,对父母来说同样如此。
之前我写过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在别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有位读者的留言让我很是感慨,其中一句是说,我们这代人好苦,还得学习如何共情。
真的是这样,小时候一开始哭我们的爸妈就会很严厉地说:再哭一下试试?!
那我们哪还敢哭呢,就算有满肚子的委屈都得咽回去,有眼泪也不敢流下来。
正是因为父母没有教过我们情绪管理,所以我们就得自己学习,然后用这种方法去教育下一代。
娃出生那会儿,我没有看过育儿书,当时心里想的就是不就是带个娃吗,还用得着看书这么复杂?
后来娃越来越大,不再是屎尿屁的问题了,各种养育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困惑于这个小小的生命体怎么会有那么多让人又温暖又崩溃的瞬间,于是开始老老实实地啃书,而且一看就还止不住,不过确实也是受益良多。
儿子现在两岁八个月,最近经常会跟我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那天早上刚睡醒就跟我说肚子痛(一般是要拉臭臭了~),然后就出现了以下对话:
“妈妈,要不去看看医生吧。”
“好的,晚点妈妈带你去看医生。”
然后他抱紧我,说“看医生好害怕好害怕。”
“嗯,看医生是挺害怕的,看到医生拿着东西在身上检查好紧张呀,扎针也很痛,真的好害怕好紧张,妈妈看医生的时候也很害怕,不过没关系,你害怕的时候如果想哭就哭出来,想抱着妈妈就抱紧妈妈,妈妈会陪着你的。”
“好的,谢谢妈妈。”
然后抱着我又睡着了~
情绪管理,应该算是育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一开始我只是看到很多文章都说要跟孩子共情,而且基本都是说,当你跟孩子有冲突的时候要温柔而坚定,要理解他的情绪但是要规范他的行为。
所以每次在娃哭的时候,我都会说“哦,你生气/伤心了对不对,妈妈知道你很伤心,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这种常用句式,就像以前上学的时候写作文,老师教你一个句式,你遇到差不多的情况就开始套用。
但是后来发现基本没什么用,娃哭闹的时候还是照样哭闹,我也被搞得筋疲力尽,甚至还会很焦虑,为什么别人说得那么有效的方法到我这就一点都不管用了呢?是我用的不够好吗?还是我的娃没那么乖?而且对于规则的界限很多时候我都搞不清楚在哪里,过一点又怕变成娇纵,严一点又担心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心理影响。
慢慢地看多一点书,就会知道共情不是简单的跟孩子说几句“我知道你不开心”就行了,也不是非要一成不变地固守自己所谓的规则。
我开始认真地去观察我的孩子,发自内心地去感受他的心情,在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后不再用我成人的思维去看待他。
比如带他去见朋友,他会很自然地就往后躲,以前我可能会自以为是共情地跟他说“嗯,妈妈知道你害怕,但是没事呀,这是妈妈的朋友,是阿姨,快叫阿姨吧,不怕的,没关系的”,然后可能还会拉着他的手打招呼。
但是仔细想想就发现,这哪里是共情,这分明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嘛。
对我来说是朋友但是对他来说真的就是陌生人呀,他害怕再正常不过了吧,可我却觉得这不是认识的阿姨嘛,有什么害怕的呢。
而且我拉他的手打招呼就说明我根本不认可他的害怕,就算认可我也觉得打招呼才是应该的,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遵守规则”。
所以,当我能够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哦,对,这个阿姨对他来说是陌生人。
当我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明白见到陌生人会紧张害怕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基本都会有的生理状态。
当我真正理解他的感受——知道他见到陌生人会害怕,所以不强迫他打招呼。并且在下次要带他去见朋友之前可以提前告知他,接下来我们要见的这个人是妈妈的朋友,是妈妈很喜欢的人,妈妈知道宝宝还不认识这个阿姨,可能会有点害怕,这很正常,不过没关系,妈妈会抱着你,陪着你的。
让他有一个缓冲,心理能够有点准备。他自然就会放松很多,而且他知道自己的害怕是很正常的,他信任妈妈,也知道妈妈一定会在他身边。
所以现在带他去见朋友的时候,他会跟我说:“妈妈,我有点害怕。”而且明显他很快就会放松下来,自己玩耍,开心的时候还会很乐意跟别人打招呼。
当然,每次谈话的内容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孩子的情绪,理解他那种状态的由来,然后去帮助他恢复。
对于还没有掌握用逻辑和语言表达感受的能力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遇到事情时,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但是自己又没办法清晰地理解和表达,那这种情绪的刺激就会更为强烈,所以需要父母耐心倾听和关注来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情绪,引导他们复述发生的故事来安抚情绪。
虫虫最近特别不爱洗澡,我是什么方法都用上了,跟他玩游戏,买好玩的洗澡玩具,提前告诉他等会要洗澡,问他是不是害怕被水冲走等等,虽然耗费时间久,但也总算是每次都很和谐地把澡洗掉了。
但是前几天突然啥方法都不管用了,没办法,我就一把抱起他进了卫生间,他当然是一顿大哭,但还是逃脱不了要洗澡的命运呀,我给他洗了头,放下水,这个时候他基本平静下来了。
于是我们又出现了以下对话。
“虫虫,你刚刚哭了吗?”
“哭了。”
“你为什么哭呀?”
“因为不肯洗澡。”
“哦,你不想洗澡,但是妈妈还是抱你过来了,所以你就哭了,那你哭的时候生妈妈的气吗?”
“不生气,但是很难过。”然后打了一个哈欠。
我猜他应该是困了,就说“哦,原来虫虫是很困了所以特别不想洗澡对吧?妈妈把你抱过来了你就特别难过对不对?”
“嗯,对的,虫虫困了,很难过。”
“好的,那下次虫虫困了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就先让虫虫睡觉先不洗澡好吗?”
“嗯,好的,谢谢妈妈(我儿子特别喜欢说谢谢)。”
其实我跟他这样对话并不是说下一次洗澡他就一定会乖乖配合了,我只是在引导他复述刚刚发生的事情,让他能够理清秩序,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让大脑对于刚刚发生的状况有一个整合。
而且当我们跟孩子复述故事时,能对他所经历的事情赋予语言和秩序,会让他的大脑明白发生了什么,以及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绪。长期下来,这种方式就会成为孩子处理困境的一个很自然的方法——能够在逆境中前行,孩子才算真正成长,才能让他受益一生。
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所说的:
经历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让我们在失控的时候重新掌控局面。一旦我们可以说出恐怖或痛苦的经历——当我们用文字表达并接受这些经历——它们往往就会变得不那么恐怖和令人痛苦。
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痛苦和恐惧,就是在帮助他们抚平这些负面情绪,帮助他们走出“至暗时刻”。
也是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的,面对与孩子的冲突时,不要忽视,也不要否定,更不要如临大敌,而是要把它当作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己情绪的机会。
期待孩子越来越多地对我们说:
谢谢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