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年纪渐长,偏好逐步走向怀旧。前几日,搜索伍佰的歌曲,排在第一位的歌便是与村上春树同名的《挪威的森林》,前奏一响,脚随着节奏抖动起来,一开口便是合唱。这首歌在很久以前就听过,只是没有什么感受,只是觉得跟普通爱情歌曲一般,只是配乐与歌词写的极具画面感,歌手倒像个诗人。闲来无事也就将村上春树的小说也看了一篇。
读完之后才算听得懂伍佰的歌曲,他的歌是以主角渡边彻的视角来描写直子的,那种感情是贴合原著的。
这本书在明面上的线索是渡边与直子,绿子的爱情故事,而在暗线却是带有黑色色彩的死亡。我们分别从这两点聊起。
渡边与直子。渡边对直子的喜欢是真的,要说爱,却又谈不上。他就像是天空中蒸腾在空中的一滴水滴,顺着大雨进入她的森林之中,融入她的世界,但最后发现自己只是被融化而不是被同化,以为到的森林只不过是她内心的小小角落,他终究不是她的护林人。
直子与渡边。直子是否有那么一瞬间对渡边产生爱意,自然是有的。她痛苦的点在于,自认为对木月的爱与对渡边的爱产生了冲突。她的精神开始奔溃。当然,这只是她奔溃的爆发点而已,不是主要原因。同时我觉得,直子对木月是爱又不是爱,木月在他眼中更可能是感情的宣泄人物,她因为目睹了姐姐的死亡,内心早已上了枷锁,可能木月与渡边只是看见从森林里流出的涓涓细流吧。
绿子与渡边。这是正常的爱情故事,相识相知相守,只不过给人一种不良少女和不良少年谈恋爱的感觉。
明线说完说暗线,死亡。
整个故事线都充满了一个主题,死亡。木月的死亡,初美的死亡,绿子父母的死亡,直子姐姐的死亡,直子的死亡。
在村上春树而言,死亡是生的一部分,而不是生命的结束。我想他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在寻梦环游记中对死亡做出这样的解释,人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消亡而是对这个人的遗忘。这两者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人的生命,一部分在肉体存在的时候,一部分在他人的记忆中继续存活。对我而言,死亡是生命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在我自己的随笔中,我曾写过,我接受死亡的到来,在明天还是在此时此刻,它是如此自然,并无恐怖感。
最后说说自己在看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大多数是感到悲伤的,可能这便是当时日本社会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吧。毕竟,那时候,核弹爆炸只过去二十多年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