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
一时一诗 击壤歌

一时一诗 击壤歌

作者: 斑斓糖衣 | 来源:发表于2016-01-13 22:28 被阅读20次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手头的集子说是“晋代皇甫谧《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实为表述和史实认证失误。正确说法应为:该诗见于魏征等撰《群书治要·卷十一

史记(上)》中引晋代皇甫谧《历代帝王世纪》补述帝尧部分。迄今最早见于王充的《均衡》。“艺增”篇与“感虚”篇都有,文字与皇甫谧所记略有不同。

农耕给人以繁衍生息的依靠,也给人以很大的自由,大概主要是因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养成的思维习惯吧。工业化时代很多感性较强的人们容易怀念田园诗的时代,中外皆有。可能是因为工业化时代,人人都是某种螺丝钉,失去了很多自由吧。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人的自由又多了起来,于是似乎不怎么怀念既往了,看看青少年们的状态吧。可能,对现在的享用、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虚拟世界----这个与未来有某些共同的特性,比如在虚幻的感觉中比眼前的世界可能更好,至少更多些某种类型的精彩和刺激----的喜爱,更流行些。时代与诗歌,精神一致?这么说有些笼统概括,需要加一个说明,就是有些诗歌可能不代表时代的特色,或者不代表其中的主流吧。

回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话题。个人英雄主义,那时就有了。好处在于容易自信,坏处在于容易坐井观天,自负。

如果仅仅是闲适的心态,所谓“不羡皇帝不羡仙”,那也不错。

从主政者的角度,可以自我反省,少一点自以为是,少一点居功自傲,多一点谦虚谨慎吧。而且那种境界也一直是道家所主张的、后来已分不清是什么家的人们很赞同的理想治理状态,就是无为而治,所谓“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这些大概是那个伟人圈点此诗的缘由吧。他后来还说自己其实没做什么,跟外国人聊天时还说不过改变了北京附近的地方而已。

而如果谈到教育和学习,一如前人所说,“老师也不过那一点儿本事”,作为老师,要谦虚好学。当然,作为学生,应该好学上进,并且,谦虚还是好的。

相关文章

  • 一时一诗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手头的集子说是“晋代皇甫谧《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

  • 《击壤歌》

    何谓《击壤歌》,且问度娘才知。“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 摘录《击壤歌》: 日出...

  • 诗说: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诗说:人生最好和最浪漫的状态,莫过于“日出而作,日入...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 击壤歌

    我列在表单上的几件事,一样都没有实现。 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就像囤下来的书,多只翻阅到前言。 无物邀来简书,像不知道...

  • 新击壤歌

    日出刷微博日入打农药自来水而饮点外卖而食中国梦于我何有哉

  • 击壤而歌

    又一年的入冬时节,母亲悄悄地走了。 这下,可倒真的剩我一个人了。张爷爷把我搂在他的怀里,他不住的咳嗽,因咳嗽而上下...

  • 读《击壤歌》

    原文: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日出了就出去劳作,日落了就回屋休息。凿井饮水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时一诗 击壤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gc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