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豆瓣读书“喜欢推荐”模块推荐策略解读

豆瓣读书“喜欢推荐”模块推荐策略解读

作者: 白木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0:26 被阅读125次

我们假定刚刚在豆瓣读书看了《运营之光》这本书,那下面的书籍推荐是怎么来的呢?以下为个人分析思路,如有不完备,请留言或是加我个人微信

目的:

抽样检测豆瓣读书中“喜欢运营之光的人,也喜欢的推荐模块是否推荐准确,揣测其推荐逻辑,存在什么问题?

1.定义理想态

推荐的书籍均是用户感兴趣的书籍,即用户点击了推荐模块中的全部书籍

2.抽样维度

标签:图书类型、作者、豆列、豆瓣成员常用标签

《运营之光》相关信息:

《运营之光》属于运营入门书籍,讲述一些运营的基本方法论,书中也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帮助理解,整体来说,主要阅读群体是0-3岁的运营人,尤以0-1的运营居多。

①图书类型:运营、产品经理

②作者:黄有璨

③豆列:主要为以下几类——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营销、互联网思维用书、购书清单、商业经管、待读、创业书籍、互联网营销、电商。

其中推荐模块参考的为:

主要类别运营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运营营销经管自我提升创业电商总数

数量922119151410654178

比例51.69%11.80%10.67%8.43%7.87%5.62%3.37%2.81%2.25%100.00%

④豆瓣成员常用标签(按数量排序):运营>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互联网>方法论>营销>创业>自我管理>经管>自我提升

补充:统计思路,罗列出所有标签,并记录每个标签的数量,计算每个标签的占比情况。

3.综合分析

(1)《运营之光》共有两个版本,2.0属于升级版;

(2)作者黄有璨只撰写了《运营之光》的两个版本,没有出其他书;

(3)通过豆列和标签,可以统计出类别相关度分为4个梯度:一梯度:运营;②二梯度:产品经理;③三梯度:互联网;④四梯度:方法论、营销、创业、经管、自我提升等。其中“互联网”属于大类,涵盖了绝大部分上述类别,因此在考虑推荐书籍时,不必考虑。

(4)推荐书目应考虑是否最近初版及其网络宣传力度

推荐结论:

10本书的比例为:一梯度6本;二梯度2本;四梯度2本

10本书及推荐顺序为:①《运营之光2.0》②《从零开始做运营入门篇》③《运营很简单》④《增长黑客》⑤《启示录》⑥《进化式运营》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⑧《失控》⑨《用户力》⑩《精益创业》

4.不合理的推荐结果

目前推荐结果不错,但是可以更好

(1)多样性问题

①单维度的数量限制:

运营方面的推荐比重如果总共10本的话,可以增加至6本,且以入门书籍为主。

②引入更多推荐维度:

A.豆瓣评分中的评论数:豆瓣评分包括整体评分和评论数,评论数多且整体评分高,则说明书的质量优质,同类书中可优先推荐。以豆瓣推荐的《用户力》为例,其评分为7.5,评论数为38,两项指标均不高。

(2)时效性问题

A.最新上架,关于运营的推荐书目中,没有考虑最新上架且做了网络重点推广的书目;

推荐所考虑的维度总结:书籍标签、作者、豆列、豆瓣标签、豆瓣评分(评分+评论数)、网络热度、最新上架、关注量(多少人读过、在读、想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读书“喜欢推荐”模块推荐策略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h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