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行规养成教育应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综合内因、外因等多种因素,促进行规养成教育顺利进行则应包含多个方面。
一.影响行规教育的几个点
第一,关于行规教育的目的。我想,行规教育并不只是要给每个学生画一个圈,告诉或是规定好每个学生的行为,要求每个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从而建构起符合集体、社会及自身发展的行为标准。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建构,才是行规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第二,行规教育方法与实施的阶段。行规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服从到仿效再到信奉,他们的心理与行为经历了一个个阶段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应有“梳”到“导”再到“助”的阶段区分。每个阶段的教育都随学生行为特点的改变形成相应的教育重点并且能够灵活变化,约束、管理、引导、帮助等行规教育的方法也应随着每个阶段的变化有所侧重并灵活运用。这或许是更高效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三,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前者依赖集体规范的制定、贯彻实施,老师同学的教育与影响,后者教育却更多依赖家庭的作用。学生最初的行为规范来自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同家庭间教育的差异越大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也就越大。因而在学校教育中,个人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集体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无论是内容制定,还是方法实施,行规教育规则都应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
第四,尊重是教育不可绕过的话题。贾主任说,在行规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我想尊重,便是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发展差异,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实现行规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尊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二.行规养成教育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保障
1. 家委会引导
通过《家庭教育情况调查表》、家访交流以及平时的线上、线下交流,综合能力、素质、意愿、距离、时间能多重因素进行家委会成员选拔;参考学校《家委会章程》,结合自身及其他家长对家委会的愿景,形成班级《家委会章程》,明确家委会各成员的职责,规范家委会的工作;组织或配合家委会进行活动,提高家委会工作水平,加强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性,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整体配合度。
2.家校沟通及家庭教育指导
以电话、电脑为媒介,组织家长群,班级网页等众多的家校沟通平台,以保证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利于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利用好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不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将此作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契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度,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家庭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行规养成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二)班级制度建设保障
1.班干部队伍建设
明确各班干部的职责并进行全员培训,针对新成立的班干部队伍,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建立合理的班干部考评制度及奖励措施以肯定班干部的付出、鼓励班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班干部在行规方面的表率作用及监督作用。
2.制度建设
组建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小组评比;评优制度综合平时学习、劳动、卫生、纪律、仪表、礼仪等多方面表现建立以多劳多得、全面发展为标准的评优制度;在不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以鼓励学习积极进取,反省和改进自身行为问题为目标,参考班委意见形成合理的奖惩制度。
(三)班级文化建设疏导
以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班训为方向,指导学生进行教室布置,使教室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利用班会课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以班规制定为契机,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班级行为规范,初步形成班级集体价值观。
(四)班主任引导
以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建立起师生情感;班主任自身应为全体学生的表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