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力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背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是《孙子》始计篇中的一段,可以说是怎样打仗的详细说明书。中心思想就是两个字,一曰“诡”,一曰“道”。
“诡”是方法步骤,通过各种手段让别人按照最利于你的预设方向行动。“道”是随之应变的思维格局。就如同样看二十四史,有的人看的是传奇是故事,而有的人看到的是历史内在逻辑、人性社会规律。
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为例。这初读起来感觉就是正确的大白话,谁都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跟做到中间还有看到跟执行两个具体程序。
举曹操官渡之战中袭击袁绍粮草据点乌巢的例子。袁绍与他的智谋团深知曹操用兵喜欢断人粮草,袁绍对乌巢的防备不可谓不严,安排宿将淳于琼驻守乌巢,并且沿线有岗哨侦查盘问。
从后来曹操亲自带队并且督促部下死战才攻下乌巢,淳于琼在被突袭之下仍能组织士兵做顽强抵抗,最后战亡。综合来看淳于琼带兵打仗能力应该还可以,不至于如后世说的是酒囊饭袋,要知道他早期是跟袁绍还有曹操同级别的西园八校尉。
曹操应该清楚淳于琼的实力,要不然他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敌人后方突袭。事实证明他亲自带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当突袭乌巢遭遇淳于琼顽强抵抗、袁绍派兵增援并且大举攻击曹操大本营的时候,部下提议回师,曹操却坚定的督促部下死力攻破乌巢大营。
部下考虑的是现在虽然没能把乌巢粮草全部烧毁,但也对其造成一定破坏。此时乌巢援军正在路上,大本营又被全力攻击,淳于琼还挺能扛,如果再战下去,大本营被攻破我们就算打下乌巢也败局已定;即使大本营没有被攻破,袁绍援军正在赶来,与淳于琼军前后夹击,我们也可能全军覆没,现在见好就收是符合曹军最佳利益的选择。
曹操在此想的是如果现在回师,乌巢虽然损失重大,但是剩下的粮草应该还够袁军支撑几天,我军现在是揭不开锅断炊了,这些内情将领们肯定不知道,现在回去军队一天吃不上饭就会引起不满甚至崩溃动乱,不战自溃。
所以曹军必须拿下乌巢彻底毁灭袁军的粮草。曹军的粮草匮乏只有曹操跟极少数核心人员知道,因此还能找各种理由暂时搪塞士兵。如果曹军把乌巢攻破,袁军粮草尽毁的消息是肯定瞒不住人尽皆知的。古代普通兵卒都是穷苦人家,刀口上舔血换口饭吃,连饭都吃不饱,谁还给你拼命。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今通用的金科玉律。曹操深知攻破乌巢是取胜的唯一方式。
对于大本营被猛烈攻击,只有相信曹洪、荀彧能抵挡住。这里说明一下,袁绍当时重点攻击曹操大营是正确的选择甚至是最优解,至少不像一些人说的是愚蠢错误选择。就算曹操攻破乌巢,如果这边袁军直接攻破曹军大营,袁绍也将取得胜利。
当然事实是曹军既攻破了乌巢又守住了大营,如果有一条没实现,曹军就将失败。这就不是运气天意了,完全是两军军事实力的硬碰硬,事实证明袁绍确实不是曹操的对手。
曹军将领那样想不算错,如果不是以后来者身份来指点江山,普通人在面对如此严峻局面,可能就听从建议回军了。在关键时刻特别是生死决战瞬间能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最正确的抉择不但需要卓绝的智慧还需要超凡的勇气。
袁绍从战争开始就防备着曹操可能突袭粮草重地,曹操从开始也肯定把袁绍的粮草重地作为最优先攻击的重点之一,许攸献计之前综合各方面因素并没有机会发动袭击。
袁绍提前从选地跟守将都做了防备,曹操亲冒锋燧肯定谋划周密,此时最关键的淳于琼却没有防备,这就达到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
试着分析一下淳于琼为什么没有防备。一是乌巢距离曹军大约有七十公里(现中牟到延津),并在袁绍大军后方,并且曹操眼看就要大败,这是淳于琼此时放松防备的最大原因。淳于琼以前在咸阳的时候跟曹操做过同事打过交道,至少听闻过他的种种事迹。他心中的曹操此时应该想的是怎样逃跑,而不可能还有逆天改命的想法,带着数千人突袭后方以图反败为胜。
这就是格局与固有观念的局限,淳于琼综合各方面因素都认为曹操不如袁绍,这时的局势也证明了他的猜测,进而他认为依曹操目前的状况只有逃跑,这也是西园八校尉为什么只有袁绍与曹操是王霸之才,其他的只是将领。
也启示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人,现实中我们上学时的朋友同学看起来平平无奇并没有凸显成才的潜质,但是成年走上社会之后发现有些人已取得不小成就。不是人家普通,可能是人家在学校没有机会发挥才能或者没有平台场合展现自己,有的人适合在学校发光,有的人适合在社会在单位在公司发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与时机,就能奋翼高飞。
实际上当曹操作为袁绍最大对手出现的时候,淳于琼就应该认识到他面对的是另一面的曹操。他的雄才只不过不像袁绍那样更早有机会展示出来。
现试着从心态上推测此时淳于琼的心理,以前大家都是同级别将领,现在一个成为对方阵营的首领,并且掌控了朝廷;另一个更是成为我的直接领导,不让我带兵在一线建功立业,还美其名曰这是最重要职位,不是心腹想守还没门。我淳于琼时运不济,只有认命,你们打吧!(当然这只是猜测,实际上袁绍对淳于琼还是很重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