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书线索,转换成任务并完成以后,就应该是以主人翁的心态,跟进和维护它。那具体怎么做呢?本章提到两个关键词:规划和迭代。其中规划是以产品方为中心,收集充分、完备的信息,憋个大招然后放出来;迭代则是以用户反馈为中心,一步步地不断响应形成产品。规划是基于理想和价值观的远视(做正确的事),迭代是基于现实的近视(正确地做事),二者相辅相成。
规划在这里指的是商业规划,除了要回答MRD里的Why(为什么做这个产品)、What(MVP如何满足Why的)、How(项目计划及风险对策是什么)之外,还要说清楚一句话的业务定位、一个业务模型(业务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链角色及利益平衡、自己的赚钱方法等等)、三五个业务关键点(P224)。还有一个长短之说,长是产品或产业终局判断,短是最近3~6个月要做啥。然后讲了一个实例,从规划讲述了一个你不知道的淘宝诞生记,看完你会发出哦?哦!哦~的感叹。规划是确定做什么,大公司里是通过确定不做什么来确定做什么的。不做什么的判断用到一个工具:诘问,又叫苏格拉底法,就是通过一连串提问&回答来提升思考的深度,让没想清楚的PM自己知难而退,坚持下来的就是要做的。书中有详细内容,有兴趣可以翻看一下(P227)。接着讲了一个提升规划能力的方法,就是小组成员轮流宣讲自己的产品规划,然后其他组员点评好的点和可以更好的点。个人觉得虽然取长补短,但组员毕竟不专业,要是提的点把别人带歪了咋办?觉得用上上面那几个点+诘问法来评判可能更好一点。
迭代是围绕用户反馈快速响应,如何快速响应?苏大提到了敏捷,而且迭代这个篇幅基本上都是在讲敏捷。敏捷包括5个价值观(沟通、简单、反馈、勇气、谦逊)、4条宣言和12条原则。最终形成的效果就是大家形成一种习惯,每个迭代周期里,针对任务固定时间里处理固定环节,用迭代周期去刷任务,用固定的节奏抵消敏捷带来的随时可变,心里没底的不利影响。PM不要自以为是地想主导产品走向,而是在长时间轴上,随用户的成长而成长。
快:互联网公司有个特性,快生快死。所以发展出烧钱的山头多游击队的概率论,公众号、H5、PR等低成本验证的方法。呃,快生好说,快死看来得把心练皮实点才行。就这样,启则祝,未启则看《人人2.0》,3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