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文读诗词——《石灰吟》

上文读诗词——《石灰吟》

作者: 抱朴守正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20:00 被阅读0次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00多年前,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石灰吟》,不仅是石灰的真实再现,也是诗人一生写照。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肃然起敬。从今天开始,我将以我的视角,与大家分享诗词的魅力,寻找共同的文化基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道出了石灰石开采之不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则说明了石灰石加热煅烧得到生石灰:CaCO3 =(高温)= CaO + CO2↑ 的工艺流程;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再写出石灰石和生石灰两者物理特性同时,也让我们对作者有不怕牺牲精神的遐想;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作者直抒胸怀,立志要成为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崇拜理想。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朝于谦(尚存争议,但现在姑且放到于谦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洪武大帝——朱元璋驾鹤西去,对大明王朝损失可谓不小。但就在这一年,于谦降生在浙江钱塘的一个普通家庭。时间的如此契合不得不让我们唯心地认为,于谦就是为大明王朝而生的,不仅仅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王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扭转历史的推动者。虽然两次问鼎皇帝宝座的朱祁镇以“意欲”定罪斩决于谦,但八年后自知有愧的天顺帝为于谦平反,召回其子于冕。至万历年,明神宗追加于谦谥号“忠肃”。

在我看来,于谦不需要皇帝的平反与嘉许。后世不会忘记,他力排众议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他历经宦海沉浮,仍矢志不渝以身许国;他身居高职要位,却坚持操守清廉正直。可以说于谦的一生不仅是“知行合一”(估计王阳明多次问道于谦,才有心学之大成)的最好实践,也是当今清正廉洁的典范。他的一生就同他的这首诗一样,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上文读诗词——《石灰吟》

相关文章

  • 上文读诗词——《石灰吟》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00多年前,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石灰吟》,不仅是石灰的真实再现,也是诗人一...

  • 读《石灰吟》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忧...

  • 每日诗词丨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

  • 读张宗昌诗词有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诗词风度笑开怀。 不求甚解书没读, 筛石灰啊筛石灰。

  • 读张宗昌诗词有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诗词风度笑开怀。 不求甚解书没读, 筛石灰啊筛石灰。 附:张宗昌诗词一首:泰山 远看泰山...

  •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

  • 石灰吟

    《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谦,学生能够体会于谦的高尚品质,我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于谦,告诉他们于谦为官廉洁政治,曾...

  • 《石灰吟》

    大家好,我今天思维导图的主题为《石灰吟思维导图绘制》,中心图是一个人在山中烧制石灰。主干分为背景,原文,译文以及赏...

  • 石灰吟

    【导图解说】这副导图是七言绝句《石灰吟》的鉴赏,分为四大分支,分别为作者,原文,意思,及赏析。作者分支介绍作者于谦...

  • 石灰吟

    1. 也先坐在离紫禁城不远的小山上,眼耳之中充斥的只有震天的杀伐声和滚滚的硝烟。 他的神情很忧郁。 也先站起身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文读诗词——《石灰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q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