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聊聊写作吧读书•写作•遇见想法
日更三问(2/3):日更的素材从哪里来?

日更三问(2/3):日更的素材从哪里来?

作者: 萧寒晨夕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9:32 被阅读30次

    文/萧寒晨夕

    图片来自网络

    弄明白了日更的意义,有了日更的动力,下一步则是要具体实施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敢开始,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不过真正日更,除了有这股子劲头之外,还是要讲求个方式方法的。我在简书上看到一个人,已经写了140万字了,打开主页的瞬间,我是敬佩的,但是再去翻看他的文章,才发现,一篇文章一般都是重复发布两遍以上,大部分的文章都是重复的。这种纯粹是为了凑字数,为钻而来,为虚名而来,完全是一种浮夸和不自信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成为日更达人,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正确的日更方式,还是要踏踏实实一字一句去写,不管一天写几篇,只要是真情实感,是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且不管有多高的质量,至少从初学者的角度来看,已经是不错的了。

    那么,日更的素材从哪里来,这首先是摆在每一个写作者面前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词穷的时候,或者无话可说才思枯竭的时候,日更就成了负担,成了痛苦,怎么样让日更能够坚持下去,能够写一篇让自己不太失望的文字出来,则要静心修炼才是。

    可能开始写的时候,别说每天几篇了,就每天一篇而言,开始还有的写,等更文一个月,最多两个月的时候,可能就遇到“没的写,写不下去”的问题了。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输出而没有输入,一味的吃老本,过去的故事写完了,就写身边的人和事,这些事情都写完了就没得写了。有的人写不下去,则是因为输入小于输出,摄入的东西太少,每天几百字或者一两千字的文字写着写着就显得吃力了。

    我觉得,日更的素材可以从这些方面寻找:

    1、自己的亲身经历。

    写童年、少年、中年、老年。人的一生漫长而坎坷,在这一生中要发生多少事,经历多少砍,遇到多少人,失败多少次,成功多少回,哭过,笑过,伤过,痛过,埋怨过也释怀过,深爱过也失去过……这所有的一切,都将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不至于空虚,不至于活成僵尸。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一天比一天明朗,一天比一天通透,也让我们一天比一天更加靠近人性的善良。

    想必经过这岁月的洗礼,不管你处于什么年龄段,不管你生老或者病残,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也一定有很多感触埋在心底。只需要一支笔,或是一个键盘,这些过往也够你写一阵子了吧。

    2、亲戚朋友的真实故事或改编。

    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够写,没关系,写别人的。朋友告诉你的,你看来的听来的读来的,都可以成为你笔下的素材。一个人的经历不够写,一百个一千个总够了吧。当然,这也要你的亲戚朋友足够多,你的朋友圈足够大才行。若常年是个孤家寡人,估计这种来自生活的真实故事你是很难抓到了。

    3、自己脑海当中虚构的故事和人物。

    这一点要注意,虚构的人和事,你写出来的时候要让别人觉得这就是真的,能够感同身受,概念和逻辑要清晰合理,不至于让别人读第一句就觉得是虚构。当然,玄幻、科幻等这些读者本来就知道是虚构的除外。如果你的脑洞足够大,完全可以考虑走虚幻类路线,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两脚着地的,很多人是浮不起来的。

    4、一本书一句话一个标语所引发的思考。

    有时候一本书的名字,一个扉页上的一句话,或者某处的一个标语,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由此而引发大量的思考。对于这些语句的思考,便可以及时形成一篇文章。

    此处建议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平时读到的美好或有深度的句子及时摘录下来,必要时注明出处,便于以后行文的时候引用。平时有摘抄习惯的人一定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

    5、对事物的观察。

    比如可以对一个静物进行描写,就像素描一样,每一根线条都有它的美,画画之人是通过笔下的线条把静物的美勾勒出来的,而写作之人则是通过文字描写和修饰把静物的美无声的做以呈现,并通过富有感情的描述,让人看到文字之后所隐藏的深意。一朵花、一棵树,一个苹果,一座桥,一栋楼,一个房间,一件衣服,一缕阳光,一片云朵,一条路,一双手,一个微笑……能写的太多了。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感知,生活处处是素材,抬头望眼的一瞬也能捕捉到生活的美和它的深邃。

    6、读名著,读畅销书,读一切可能给你灵感的好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改变命运……关于读书,我就不多说了,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不再一一列举。此处唯一要说的是:读书不能烂读,不管精读还是泛读,书一定是好书,不要是那种思想龌龊、三观不正的就好,避免让自己误入歧途、得不偿失才好。

    7、了解新闻热点,捕捉敏感话题(避谈政治)。

    包括国家大事、行业动态等,新闻相对于情感抒发而言,虽然刻板了些,但也能够在我们找不到素材,无从下笔的时候,应个急,写的好了,或许还能打开你在新闻写作平台的创作之路。

    8、人物事件描写。

    写不同行业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国家的人;写人的习惯,人的文化和习俗。名人传,普通人的传记,都可以写。当然,这里不是说要写一本书,既是上百页那种,日更所需要的人物描写只是短篇幅的,因此此处所说的传记或者人物事件描述也仅限于篇幅小的。

    出书什么的,等日更不再是障碍,从一个日更达人真正飞升为立志当一个作家的时候,就可以认真考虑下了。

    9、学术研究。

    当然,简书可能更适合娓娓道来式的抒情,逻辑清晰的讲道理、摆事实,适合一种写作习惯的传播和文化思想的交流,对于专业一点的学术研究可能最好的归宿还是去专业的期刊或平台投稿。不过话说回来,这类的写作,也不失为一种素材的来源。

    10、灵感稍纵即逝,及时捕捉和记录,不要偷懒。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灵感,尤其对于喜欢或从事创作的人而言,更注重对灵感的捕捉。人的灵感不是随时都有的,它忽隐忽现,灵感出现的当时人的记忆是最为清晰的,此时不管你是正在做什么,都要及时抓起一支笔记在手上或纸上,或者随手打开手机记事本或录音功能马上记录,如果当时什么也没有,也无处可记,也要把自己认为最关键的部分不停地默念,直到你找到笔或手机把它们记下来为止。

    以上这些素材,也是在我经过两次日更的中断后,认真思考才总结出来的。除了上述素材之外,能写的还有很多。除此之外,如果你还是告诉我说:我观察了,但还是写不出来。那么我要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对待生活,没有用心去体会每一次遇见,没有真正从心底去寻找。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根本就不想日更,你的日更行为只是为了随波逐流,或者是为了寻找一种不被孤立的安全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是堪忧的。

    总之,多闻,多看,多观察,多体会,多思考,多写。

    终有一天,你也会变得信手拈来,才思泉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三问(2/3):日更的素材从哪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q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