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的心得:
鲁笨的人,天然质朴的可爱。没有那么多心思,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不觉得有什么损失。而且很乐意做一些笨的事情,愿意干一些体力活,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他也愿意干,而且没有觉得自己有啥吃亏的。
他们从来不考虑付出的多回报会有多少,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的执著计较,别人觉得很重要的,你的我的、聪明不聪明之类的,全然不在乎,只做好手头的事情。“扫地僧”的境界,就是那样,他们是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寻常人,没有让人觉得扎眼的什么特别的东西,他们没有标新立异的心,不标榜自己,不给自己贴标签,也不给他人贴标签。干着别人觉得不值一提的苦活累活。他内心却是一种混沌一元的一味的境界。做什么事便是做什么事。没有他们需要刻意亲近的人,但对所有跟他打招呼的人,他都会给一个憨憨的傻笑。他可能没有能说善辩的本领,只是埋头做好自己,他们眼中没有复杂和简单的区别。他心里也没有完美不完美的概念,没有一点执著,包括这个执著的概念。
如果觉得别人执著,是不是这本身就是一个执著,智者总是在破除自己的执著。觉得所有的人每个人本来的样子都很可爱,看谁都觉得亲切顺眼,也许不随喜某种行为,但也只是因为有某种行为,并不是对这个人从此戴上有色眼睛,在他心里,知道那个人终将会变化,告别过去,放下屠刀,那些过去造下的业也必然会去承担。罪恶的是熏染人心的毒药,对中毒深的人,也一样深切的关爱,智者是医者仁心。太阳照样鲜花也照耀毒草,默默无闻的发光发热,它也不计较给谁了太阳光,看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回报。大象和蚂蚁在他心中,是同等分量,不是说他不知道他们谁轻谁重,谁大谁小,而是在他眼中,都是一视同仁的平等的生命。
在跟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交谈,他不会觉得意味着自己的身价的提升,他没有想从别人那里索取什么,得到什么;他会对平凡的人付之以全部的真诚,也不吝啬自己能帮助到的需要他帮忙他就尽力,就尽心服务,是的,他是服务的心。他甚至不在乎骗不骗的,他只做他认为应该的事,不去计较那结果。当人人都在提防他人时,他袒露自己,甚至可能会让人觉得傻的不聪明的,也愿意就这样展现真实的自己,他也曾经有过的过错欲望纠结等等,把自己真诚的晾晒出来,就像一个孩子对自己收藏的拙朴的石头那种天真,那也是他生命中珍贵的宝石啊。所有的事情在他眼中没有好坏之分,他不去评判不去定义,只化为自己生命的营养,以感恩之心,对所有的批评和赞誉,都不能在他心里激起半点波澜,他仍然是在静静的做事。生命啊,如绳子,用完一截,少一截啊。愿意为之奔波劳累,愿意做牛马之劳这样的事情,做看起来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的事情,也不计较得失。他就这样守着自己,就这样活着,他感到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可以放下执著,放下欲望,又积极地做事,守着无为之心。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这样的快乐,但是明白,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路,他只能影响想被影响的人。随顺因缘,不勉强他人,不强求什么。他常常心里想着那些让他感动的人和事,他对他们的帮助,发自心底的感激。他有着纯粹的感恩心。
他们也许出身尊贵,需要时也可以抛下这身份,但是即使衣衫褴褛之时,也还是一样的,甘之如饴。变化的世界里,纷纷扰扰的变化里,守着自己的愚笨,拙朴。不去争呀抢呀,也不在乎别人抢走他手中的什么东西,不会在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外物上花费心力。守一,他们眼中的世界不是二元的非彼即此。
人人都在争做聪明人,有一种人,就愿意守拙,愿意当那个不聪明的,人们所说的“愚人、笨人”,被人说被人评价也不怒,也奈何不了他,他们不在乎评价,辱骂和赞扬在他们眼里是一样的,那辱骂和赞扬相差多少呢?和光同尘的他们,与道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