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一本书叫《变量5》,感觉很有意思。你印象里经济学研究什么呢?我印象里它研究宏观局势、各种分析、数学模型等,后来才知道经济学只研究一样,就是存活。什么环境?什么资源能存活下来?
只这一点,经济学就值得关注和学习。生存是本能,万物为了求存,各自在做什么?付出了什么?得到什么?各自有什么特征,了解一下,绝对不会吃亏上当。
尤其在疫情冲击下,能活下来的,都是厉害的。书中提到三种不同的存活方式,第一种代表是麻雀。擅长把人类社会的资源,转换成自己的资源。这句话值得深入思考分析。
记得最近咨询中,有问来访一个问题,这么辛苦的环境中,你是怎么扛过来的?他说我靠自己啊。这句回答让我瞬间卡壳了,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对方。一方面可以包容,另一方面能达到支持的效果。
纠结犹豫半天,决定转移话题,当时感觉有的不舒服,因为没达成自己的期待。现在看,也许可以换个角度,麻雀把人类的资源转换成自己的资源,那来访也可以把自己作为资源。
既然对方说靠自己扛过来,那他应该有些东西在身上。有些能力、方法、知识、资源,本身就有些宝藏,可以帮他应对抑郁的情绪。哪怕就是硬抗,这种耐力与坚韧,本身也是种资源。
那下次遇到这样的话,我可以说,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特质让你能撑下来呢?既然能撑下来,你觉得那些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呢?能让你撑下来,肯定是有些资源的,都是些什么资源?
看见和放大这种资源,会让人感觉更好,更有力量。明显这是有帮助的,没有什么诀窍,高深的方法,有的只是细节,逐步改善和优化。没有一瞬间进入红彤彤新世界,没有厉害的真知灼见,只有点滴的完善。
随着这些改善发展,多储备资源话术技巧,多练习。增加掌控感,我可能会表现的更好,在下次咨询时,那些晚点见咨询师的人,其实挺智慧的,因为那是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我。
到了新环境,加入新公司,不要先抱怨,各种不满,没必要花太多注意力在这上, 需要关注的是资源。有什么资源是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的,促进成长,提供锻炼机会,这是应该争取的资源,而不是上场之前先打退堂鼓。
这是第一个生存策略,在自己身上找资源,在新环境中找资源的故事。第二个生存策略是鱼上岸的故事。耐心蛰伏,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这大概像我学心理咨询,就是花长时间,学习积累深耕我的这片土地。
这让我想到了第一批自媒体兴起,机会是那些赶潮流的人的吗?不是,是那些深耕多年,持续写作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他们在机会来之前,都准备了那么多年。看到机会,死死抓住,直到起飞。
可能我学的、写的也在等待这个机会。持续行动,不断写作和成长,同时期待正向黑天鹅出现。积极行动,期待被看见,影响可以影响的人。可能这就是我现在写这些的意义。
第三个故事是野草的故事,生命力顽强的代表。玻璃心,一碰碎一地,气球一样,一戳就爆,这是完全相反的两面。我想起鲁迅也写过野草,同一个物品,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角度,写出来像两个物种。
不一定要狮子豹子恐龙,可以选择不同的生存策略,做个麻雀燕子鱼野草,也挺好。关键是生存,找到合适的环境、资源,滋养自己,更好地活下去。
还有个发现,学心理学,不止做心理咨询师只有一条路。昨天听到有人说有个职业辅助缓解孕妇的情绪,让人感觉到爱与尊严。可以做情绪疏导,可以帮助人助眠更好地休息。
就像这三种不同的生存策略,心理学也不止一条路。可以做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可以像鱼,在水里游泳,如鱼得水。可以像野草,顽强生存,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同人用不同的生存方式,都挺好。
总结:
1. 把人类社会的资源,转换成自己的资源。
2. 耐心蛰伏,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3. 顽强的生命力,耐挫能力。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