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看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的很多观点都是感触良多。因为年过30,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都是我曾想过也在经历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4864062/d8e1b36769ec04f4.jpg)
今天我想聊聊关于书中年轻人是否应该买房的问题。古典为这个话题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论证,他得出的答案是年轻人不应该在毕业之后立马买房,因为那些过早买房的人几乎与创业、转换行业和快速升值无关。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一套房子毁灭了一个梦想。
书中他提到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前途和发展基本上被父母“控股”。经济不独立往往意味着梦想不独立。
第二种情况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
我就是早早买了房子的人,身在厦门,大学毕业之后的三年,结婚、生子、买房,三件人生大事一气呵成。而我买房属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的结合。首付是我父母帮忙出的,自己也借了一部分钱,然后每月的房贷都是自己还。
在厦门这个地方,早早买了房,每月一万多的房贷,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房奴的压迫感。今年是我付房贷的第五年,因为房贷问题,我不敢轻易换工作,我一直都是负债累累,也因为买房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了。
早早买房我确实后悔了,尤其是在学习基金定投之后,因为那笔钱如果不是用来买房,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不是因为买房,那笔钱也不会属于我,因为那是父母钱。不是自己的东西,得到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买完房后的前三年我差点缓不过劲来。用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家里但凡有点大事小事,家人开始为钱发愁时我就很内疚。我是女儿,不是儿子,父母把钱拿给我买房子,亲戚朋友的闲言碎语让我母亲后悔过,所以她曾责怪过我一个人把全家拉下了水。
说起买房的事,并非我本愿,甚至因为买房问题和父母吵了好几架,又因为各方面原因,我妥协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不知道好歹,不懂感恩,父母花了一辈子的积蓄为我买房,我还这样。可是在当时我真的觉得那是我所不能承受的,而现实也确实如此。
至今,我老公还会因为每个月的房贷而不悦,毕竟能力有限。因为是我家要买的房,这五年来,我的工作不能停,而我的工资也确实比我老公高,所以房贷的大部分重任都在我身上。
普通人,一辈子,一套房子,然后呢?然后为房贷而奋斗。如果能重新选择,我不会选择早早买房,当然,现实没有如果。所以既已选择,那就要好好走下去。
其实我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房子,还有结婚生子。终究太年轻,太早结婚生子了。女人和男人终究不同,男人当了爸爸,他还可以做自己,每天把工作做好就好。可是女人,当了妈妈之后时间精力真的要分一大部分到孩子和家庭身上。
好在我是个很注重个人成长和个人独立的。在迷茫的过程中我依旧努力学习和个人提升。
买房是全然没有好处吗?也不是。之前一直月光的我,买了房子,开始还了房贷之后开始了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这是一种进步。房子的背后是孩子的教育,有了房子,孩子就读的学校我确实不用再考虑了。此外,房子也确实满足了我一部分的安全感。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但是如果身边的朋友和我说起要买房的问题,我会和他们分享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也会推荐他们去读一读《拆掉思维里的墙》。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只要自己真心喜欢和享受自己的生活,其他人的看法都不重要。毕竟生活一直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竹小兰结
2022.5.27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