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伟星:银行业货币上链是所有人的出路

陈伟星:银行业货币上链是所有人的出路

作者: bb517db9d32e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1:37 被阅读0次

03月11日陈伟星发微博表示,区块链在应用领域,按次序来包括:1.发行货币;2.全球性清结算;3.大规模资本协作;4.复杂交易契约;5.复杂组织契约。

人类的经济模型,被银行业奴役太久,所以看到第一条,就会觉得政治上不可行。但事实上,重新设计银行业,重新审视制币权,是所有人的解放,所有的人出路,包括银行业本身。

陈伟星曾表示:区块链成功后,最大的失败者是银行

区块链现在一切的突破点,是击破瓦解传统货币与金融的三个轮子,银行-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与金融工程。

但在瓦解传统金融工程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平稳的,非暴力的过程。这就好比想小三上位,原配总是会闹的。

区块链成功后,最大的失败者是银行,因为区块链时代信用货币不是银行来创造的,清算行更没戏,被矿机给代替了,美联储会失去对全球交易的记账权。

因为区块链上的币被流动性和汇率控制者,但一旦生产力被tokenize到一定程度,计价单位会变成加密货币,计价期权会上涨。

如果加密货币泡沫化程度不断贴近信用货币,有可能导致法币相对商品贬值,就是相对法币膨胀。这样就会被商品计价单位变成加密货币。但区块链让这个过程变得离散渐进的。

但因为接受兑换的信用,比如你接受人民币,别人只有比特币,就必须先把比特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换取你的商品。这样不同货币间就被流动性控制了不同经济体的消费。

流动性是加密货币体系里面最重要的。流动性分3种,一种是“消耗”的流动性,往往铆钉了商品与服务的部分价值;第二是使用的流动性,往往是被相信的或者被规定的;第三是投资的流动性,被很多人预期相对价格波动的。

第一种影响后面两种,第二种影响第三种,但储蓄是目标,劣币驱除良币,良币都是甲方市场的币,燃烧的本质是储蓄到黑洞账户。

区块链是制造信用的机器

“我认为区块链用加密算法来使资本化,加密是手段,资本化是目的,目前看来几乎是唯一目的”。

其实一直以来,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就是相信自己“劳动”换来的“数字”可以换取同等价值或者更多价值的“劳动”,区块链是可以释放人类信用,打破记账货币垄断。所以以后一切都关乎“相对价格”,不怕泡沫大,只在乎泡沫不平等。

区块链是制造信用的机器,人类需要释放被禁锢太久的信用,让人因为相信任何一种他相信的东西“Token”而劳动与创造,而不只是被垄断的钱。

区块链的发展,链上货币的合法化;最快危及的就是银行业,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我国各大银行其实在早年就开始布局“区块链”领域了。

2015年,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2016年正式组建)团队开始重兵布局区块链技术,其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核心企业之一的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央行体系内最早研究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团队;

· 2016年,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团队承接并组织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平台;

· 2016年1月,测试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并开始为区块链证券规则奋力争取;

· 2017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旨在研究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从而确保区块链技术的潜力能够被最大限度地用于中国金融行业;

· 2017年1月,上线“区块链电子钱包”(BOCwallet)的iOS版,钱包地址由32位的数字+英文字母组成,可以绑定该行的银行卡号;

·  2017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挂牌;

·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五年计划中推动区块链发展;

·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腾讯合作测试区块链技术,重点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 2018年1月25日,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团队承接并组织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平台在票交所成功进行实验性生产;

· 2018年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成功建立区块链注册开放平台(BROP),由央行连锁子公司中超区块链研究机构开发的开放区块链协议;

· 2018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正在研究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技术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它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2019年各大银行也积极的响应布局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银行的转变升级或将已在悄悄进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伟星:银行业货币上链是所有人的出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v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