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地铁上,看到对面一小朋友正专心玩着手机游戏,再环视下周围的人,几乎90%都是在专注地看手机,当然我也不例外,手机对我们可谓是真正的老少皆宜。
刷朋友圈时,刚好看到两宝贝几乎是同时发出了当日学习的分享,我也就反观了下自家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基本上哥哥之前用手机是听故事,后来在网上给他报了些课程后,他就每天起床后直奔书房,拿起手机开始每日的学习打卡,一般20来分钟搞定,学完很自觉的就开超级省电模式,晚上回家玩成作业后,开始背单词打卡,不出去玩就继续拿手机听故事,一般他都很自觉,学习完就开超级省电断网。
妹妹相对比哥哥要迷恋手机一点,平时看到外公外婆玩手机就会想玩,后来在哥哥每天打卡学习的熏陶下,也表示想学习,正好看到有合适她的课,就给她也报了一个,现在早上睁眼就是:“妈妈,我要学ivykid”,里面的课程会有点小视频歌谣、简笔画这些,刚好满足了她每天想看手机的那点愿望,自从她开始了每天学习后,对手机也就不再那般迷恋了,每天也是完成学习后就自觉的把手机放下了。
对于孩子来说,你越是不让他玩的东西,他越有好奇心,年龄大一点这好奇心就会演变成逆反,越限制越糟糕,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因手机引发的悲剧,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合理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比限制更好一些,比如可以向孩子传达手机它就是一个工具,里面有很多我们可以使用的资源,有些资源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益处的,而有些则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在这个人人都用手机的时代,要让孩子完全隔绝手机几乎是个不太现实的事,那么怎么充分利用这个工具就需要看家长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了,比如有的家长在自己忙或哭闹的时候,让孩子用手机或电视看个动画片什么的,这是不是就给孩子传达出:动画片可以用来打发时间、转移注意力这些?那如果真的必须要用手机,为什么不能引导孩子用手机学习,让孩子知道手机是学习的一个工具,满足他想用手机的好奇心,因为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避免了他在手机上东点西点,看一些不适宜的东西。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也只基于自家孩子还小,哥哥8岁,妹妹5岁,还处在可操控的年龄,对手机的依赖还有限,所以他们在完成学习之余,不会玩抖音,打游戏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