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7-04 08:42 被阅读0次

蒋兆和出生于1904年5月9日,是四川泸州人。

蒋兆和

蒋家在当地原本是望族,到了蒋兆和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

蒋兆和的父亲曾经考中秀才,在书画方面很有修养。

不过,后来他沉迷于吸食鸦pian,让已经很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蒋兆和的母亲在一次与丈夫激烈争吵后,一气之下自杀身亡。

蒋兆和作为家里的长子,早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凭着自幼学习的绘画功底,开始走街串巷为人画像。

那个年代照相机很少见,照相也比较昂贵。普通人想要留下自己的样子,大多数都是靠画像。

蒋兆和就凭着这个手艺换来微薄的收入养活家人。

生意不好时,他就去当地的照相馆修补背景。

后来,他听同乡的人说,上海经济发达,流行月份牌,只要画一幅就能赚一大笔钱。

蒋兆和动了心,东挪西借凑些钱,和几个同乡一起登上了去往上海的轮船。

到了上海,他才发现,上海虽然繁华,却不属于他这个17岁的外乡少年。

蒋兆和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地过了好几个月,才一点点有了固定的工作。

天生好强的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与绘画有关的技能和知识:素描、油画、雕塑、服装……

年少时的困苦经历让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广泛的学习使他的绘画作品融入了更多的元素。

黄包车夫的家庭

《黄包车夫的家庭》创作于1925年,是蒋兆和的第一幅油画作品。

画中描绘了贫困的黄包车夫一家,一脸愁苦的黄包车夫,三个站在地上看着父亲的孩子,坐在凳子上怀抱婴孩的妻子。

全家人衣不蔽体,挤住在只有破旧顶棚,没有四墙的棚户里。

画家的悲悯之情跃然纸上。

1927年,经人引见,蒋兆和结识了徐悲鸿。

徐悲鸿对这位后辈关爱有加,不仅指导他的绘画,鼓励他争取留学机会,后来又推荐他去上海美专任职。

1936年,蒋兆和回到重庆,正赶上四川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民不聊生。

他创作了不少关于灾民生活的画作,其中《朱门酒肉臭》被当做在美国发起的救助战争灾难中的亚细亚儿童的捐款活动的宣传画。

朱门酒肉臭

1935年,蒋兆和来到北平生活,并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人画展。

卢沟桥事变以后,北平沦陷,蒋兆和亲眼目睹了民众遭受的战争苦难,内心的愤懑促使他开始酝酿创作一幅大画。他要将民众的悲惨遭遇都画下来。

1943年,著名的《流民图》创作完成。

流民图·局部

同年10月,《流民图》被更名为《群像图》,在太庙展出,随即被日军禁展。

1944年,蒋兆和将《流民图》送至上海参展,又被日本储备银行以借阅为名扣押。

直到1953年,破败不堪的残卷才被找回。

新中国成立以后,蒋兆和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此后他创作了大量表现新时代的画作。

文ge以后,蒋兆和重拾画笔。他的主要创作方向从写实人物转向了花鸟画。

1986年4月15日,蒋兆和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终年83岁。

相关文章

  • 蒋兆和画像

    蒋兆和画像,樊大牛(中国画,纸本,画心96✘60)

  • 送你一组大美人!

    白伯骅(1944-),著名画家,人物画大师蒋兆和的入室弟子。继承了蒋兆和大师细腻传真,精致严谨,刻画传神的画风,同...

  • 送你一组大美人!

    白伯骅(1944-),著名画家,人物画大师蒋兆和的入室弟子。继承了蒋兆和大师细腻传真,精致严谨,刻画传神的画风,同...

  • 蒋兆和先生的风骨

    在一周前无意中进入了泸州市博物馆,在二楼看到了蒋兆和先生的生平种种,这一次经历让我想起了李苦禅先生,苦禅先...

  • 【诗心有约】第二十四期:大江之子——蒋兆和故居陈列馆

    访蒋兆和故居忆蒋氏杜甫画像文/刘超序:蒋氏长于画人物,其杜甫画像以自己肖像为蓝本,竟颇为传神。虽时代悬隔,古今贤者...

  • 漫谈经济学

    昨天东方甄选直播间请来了经济学家蒋兆丰,观看了东方甄选董老师与蒋兆丰老师的访谈,让人感到经济学不再是枯燥的,而是生...

  • “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又号孟邻。蒋先生1886年出生于浙江余姚蒋村,1950年迁台,19...

  • 2018-02-01

    老舍 猫城记 不成问题的问题 局部 陈丹青 梵高 珂勒慧支 王式阔_西北农民 蒋兆和

  • 误尝粪

    常州的御史蒋用庵,和四个朋友一起在徐兆璜家喝酒。 徐兆璜精通厨艺,烹饪河豚的手艺更是绝佳,就置办酒席请客人们一起吃...

  • 主持词

    刘湛:敬爱的老师们 蒋:亲爱的老同学们,大家 合:下午好 刘湛:我是刘湛 蒋:我是蒋英丽 潘洁:我是潘洁 兆芳: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兆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wf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