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老师在思维编程大课上讲过一句话:
99%的人半死不活的学习、工作、生活。
什么叫“半死不活”?做事时没有拼尽全力,就叫半死不活。
受核聚老师启发,再加上和朋友聊天时产生的灵感,我俩一起做了一件事——21天阅读21本名人传记。具体内容见我的文章:复盘——21天阅读名人传记之旅
事情的结果是朋友达成了目标,而我21天只读了16本。虽然没有达成目标,但我的这个战绩,比起之前强了5倍之多。
我们往往是买书如流水,读书如抽丝。多少次拿起书来又放下,打开微信刷朋友圈,一周甚至都读不了一本书——还美其名曰“精读”,荒唐。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环球科学》2017年6月有一篇文章——那些让你压力山大的工作,也许能延缓大脑衰老。文中说,压力分为两种:
慢性压力:长时间持续的压力被称为慢性压力,对大脑有毒害作用,慢性压力会侵蚀大脑的关键区域。
短期压力:如果想要保持头脑敏锐,那么生活中就需要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需要努力工作带来的瞬时压力。突然的一阵压力能够令身体和大脑在短时间内产生负荷,这对于保持大脑健康而言很有必要。
因此,半死不活的行事模式对我们的身体危害极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就是践行“杠铃法则”,总共有四步操作:
1、选定一件事情
2、短时间内无所不用其极达成
3、取得成果,认知升级
4、休息,寻找新机会,策划新行动
除了杠铃法则,另外一个重要的指导原理是心流理论。核聚老师文章保持长时间高效学习的10个方法 有详细介绍。
二十世纪有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各个领域的几千位专家,发现了这个套路。这个人是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经是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系主任。他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米哈里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人的幸福感从哪里来。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带领团队研究了各个行业的几千人。包括运动员、普通的员工、家庭主妇、艺术家、科学家、学者,等等。他们一再发现,所有人的的行为模式,都有如下特征:
1.做着自己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专注一致。
3.有清晰的目标。
4.有立即回馈。
5.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活动过程中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最后,当做完之后,感觉到极其愉悦。
米哈里将这种忘我投入、随后产生高愉悦的感受称之为,心流 (flow)。心流理论已经成为计算机游戏开发的重要理论基础。
杠铃法则+心流理论,这就是“21天暴力行动”的指导原理。
说完了原理,接下来说说怎么玩。
目前一共有三个项目。
1、21天阅读16本书
“21天阅读21本书”,实践经验表明,这个目标有点高,而“能力和目标相匹配”才有可能达到心流状态,否则就体会不到乐趣,极易半途而废。
21天阅读16本书,这个目标来源于我的阅读日志。数据如下:
总计:54小时13分钟,3527页。平均每天2小时35分钟,168页。
上班族平均每天的业余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所以21天读16本书,只要你肯做,就一定能做到。
提倡大家进行主题阅读,主题最好跟工作、学习相关,因为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效率最高,否则没有内驱力。
如果因为买的书太多,想扫荡一下,也未尝不可。挑战成功会极大地提升你的自信。
2、21天写10000字
既然前面读了那么多书,就要好好消化输出。每天500字,或者写文章,21天累计字数达到10000字。
这个活动最好是参加了“21天阅读16本书”后,再来参加最好,因为那时你肚子里的墨水已经不少啦,灵感肯定也很多。想直接输出也行,输出倒逼输入嘛。
3、21天23片英语文章
之前很多小伙伴参加过核聚老师的“21天暴力突破英语”,有人没有背完23篇章,或者背完了想复习一下,防止遗忘。或者21天背5000个单词,类似的活动,可以自己拟定。
以上活动,不论选择哪个,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的目的,然后做好计划。行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每天写“行动日志”。
为什么要写行动日志?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人之所以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核聚老师在文章(同上)中讲过一个故事:
特罗洛普是仅次于狄更斯的伟大作家,但写作仅仅是他的第二职业。特罗洛普在英国邮政(British Post Office)一直做着全职工作。他习惯5点30分起床,花半个小时阅读前一天写的东西以进入最佳写作状态,然后用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写作(旁边放着一块表),强迫自己每15分钟写出一页(大约250个单词)。为了确保进度,他数自己写了多少个单词。“我发现,我的表每走15分钟,我一般就能写出250个单词。”他报告说。按照这个速度,他可以在早餐之前写出2500个单词。也就是说,他每天写作2个半小时。
特罗洛普并没指望每天都做到,因为有时要处理公务,有时要外出打猎,但是他努力做到每周都实现目标。他写每部小说,都事先推出进度表(一般计划每周写10000个单词),然后每天写日志。“我每天都记下自己写了多少页,这样,如果哪一两天我没有写,那么那一两天就是空白的。这些空白就像一双双眼睛盯着我,督促我多加把劲,补上落下的任务,”他解释说,“日志就摆在我面前,如果哪一周页数不够,那么它就在我的眼里放了一粒沙子;如果哪个月页数不够,那么它就在我的心中插了一把剑。”特罗洛普名垂史册的著作都是这么写出来的。
这就是反馈的力量,反馈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成就感——因为每天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谁也骗不了。
写日志还有一个好处,活动结束,达成目标了,你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反之,失败了,你也知道自己在哪里栽了跟头,原因是什么。
最后,无论战况如何,每个人都要根据行动日志写一篇详细的复盘文章,方便大家互相学习以及日后回顾。
好,来个系统的介绍。
社群名称:21天暴力行动特训班
发起人:007-1班,杨琪
CEO:待定,暂由发起人兼任
指导原理:杠铃法则+心流理论
入学须知:学习过核聚老师思维编程系列大课《杠铃法则》或参加过核聚老师“21天暴力突破英语”。前者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后者锻炼意志力。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选择对应课程进行学习。如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力和科学的实践方法,也可以直接参加本社群。
现在1班人数已满,所以再进来的小伙伴会被拉进预备群,参加第二期特训班。作为福利,你们可以观摩第一期伙伴们的打卡。
简书投稿专题:杨琪21天暴力行动特训班
管理模式:基本单位为班,每班10人,设班长一名。班长直接向CEO负责。
打卡:小密圈每日打卡,如有余力,会辅之以印象笔记。
收费机制:第一期免费,从第二期开始收费。
第一期:2017年10月31日-2017年11月23日,10月31日开营,11月1日-11月21日打卡,11月22日-11月23日,每人写一篇总结,闭营。
奖励及惩罚机制:没有达成目标,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惩罚,所以社群没有惩罚。剩下的就是大家相互鼓励和监督。最后选出一名优秀战士,我们来个一对一交流。
行动项目:
- 21天阅读16本书
- 21天写10000字
- 21天23篇英语文章(或自己拟定学习内容)
自信是通过一次一次的达成目标积累起来的。在你建立自信之前,你都不会有自己的人生!
21天暴力行动,自律+他律,助你达成目标,增强意志力,一箭双雕。
你还在等什么?扫描二维码,加我微信yangqi951832537,我在这里等你!
杨琪微信二维码.jpg最应该感谢的是核聚老师,是他拨开了我心中的层层迷雾,开云见日!鼓励大家先听核聚老师的课程,再来参加我的社群,这样效果会更好。
核聚思维编程系列课.jpg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语.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