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信励行•如华悟语675】创业者企业主投资人每天都会面对几乎没完没了、层出不穷、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不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在发现新问题而只是缓口气的档口。然而,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西式管理的普及,所谓“解决”问题,更多的仅仅被局限于其中最后的“决”上,即对问题的是非、对错、输赢的决断与取舍之纬度,忽略了其中首要的“解”字——即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果的化解与和解之纬度。类似我们问诊看病治疗,多年来几乎完全偏重于西医的局部对症下药动刀,而非其实中医那一套系统论进行通盘调理拔根,以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严重忽略了人和之方式方法。那些仅仅为了解决表象问题,而简单粗暴直接解决表象问题的西式管理方式,反而可能激化了矛盾,刺激了情绪,放大了缺点,将暂时的正确极端绝对化,从而导致了更多问题的并发与爆发,让我们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要知道,任何问题、矛盾和缺点其实都是相对的,在某一特定场景中的问题、矛盾、缺点,可能在另一场景中就不一定是问题、矛盾、缺点,甚至相反,都是随时动态变化着的,而且每一个问题背后其实最终都是活生生及复杂多变又相当敏感柔软的“人心”呐;所以“化解和解”问题的纬度其实比“决断取舍”问题的纬度更重要,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可能过去西式管理思维更多的是把这个问题仅仅是当作一个枚钉子,处理问题的思路就是“锤子”,看到钉子就想简单粗暴直接的砸下去;而华式管理思维更多的则是把这个问题当作事务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与纠纷,处理问题的思路首先可能是加强沟通与达成共识直至互惠共赢,而非你死我活的零和或双输博弈,“冤家宜解不宜结”。华氏管理着眼于“用心”去和解化解问题,西式管理侧重于”就事论事“决断取舍死脑筋;很多未知或者即使已经有明确标准的问题,之所以产生了问题,你无法敢说就只能有唯一标准或标准不可以适当调整。例如最简单的,在疫情影响眼下常见的辞退裁撤员工这件事上,太多创业者企业主及其管理层无法做到好合好散,不是用双方好商好量的尽可能化解与和解,而是动不动就简单粗暴直接的不留丝毫情面反而激发出人性的恶与情绪;类似转型升级大刀阔斧的硬改革和空降兵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处理问题,都是不懂得首先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用心”去和解化解问题的“锤子砸钉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