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斋坐忘,庄子喜欢借助儒家的圣人来讲自己的故事。心斋坐忘是由儒家之口提出来的,在《庄子》这部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颜回跟孔子诉苦,老师问他,你有什么痛苦之处呢,颜回说为什么我总是没有进步。孔子说,那你要做到斋,颜回说我家庭贫困,已经好几个月不食酒肉了,孔子说,你那是身斋,我说的是心斋。那么什么是心斋呢。不用耳听,用耳听的是外部客观的声音;不用心听,用心去听到的是一些文字思想。你要用气去听,气是虚的,用气去听你才能听到道。“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不但要让孔子师徒谈论心斋,而且还让孔子去向道家的老祖宗老子请教。有一天,年轻的孔子去拜访德高望重的老子,他请教老子,怎么样才能致道。老子回答说:“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这里的“而”当“尔”讲,意思是,你要疏通你的心,你要清洁你的精神,你要放弃你的知识。坐忘也是出自孔子师徒之口,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为坐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坐在那里,用意念去掉自己的四肢,人有手就要去抢、去夺;人有脚就要去为名利而奔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聪是耳朵,即听力;明是眼睛,即视力。聪明,既是人的器官又是人的智慧,所以堕肢体是离形,黜聪明是离智,去掉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和大道相通。心斋坐忘是相通的,心斋是一个前提,一个过程。坐忘是一种结果,一种境界。
庄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叫梓庆削木为鐻,“鐻”是琴的意思,梓庆是做琴匠师,孔子向子庆请教如何做鐻,梓庆说我先斋三天就忘记了庆赏爵禄,斋到第五天就忘了非誉巧拙,斋到第七天就忘了我有四肢形体,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先忘利,再忘名,最后忘我。
二、心静则明。庄子的心灵之道第二个要义是静,老子讲虚静。庄子讲心静。庄子说水静的时候则明烛须眉,水平静的时候,就犹如一面镜子,它能把人的面貌准确的照出来。水平是匠人筑墙的标准,圣人之心静乎?圣人的心如果平静了,那就是天地的标准,万物的明镜。
三、 法天贵真。法天是老子提出的,贵真是庄子提出的。天、自然是最真的,人法天必然要以真为贵。庄子主张人要真率真诚,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反对强哭、强怒、强亲。真正的哀伤,即使没有哭声,也有哀痛之感,真正的愤怒,即使没有发出来,也有威严感,真正的亲切,即使是不笑,也会给人温和之感。真,是能够被感知到的。庄子的法天贵真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 ,要为情造文,千万不要为文造情;明代李贽的《童心说》,童心就是真心,就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认为,天下最好的文章均是出自童心;王国维的境界说,他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情感叫做境界,王国维从这一点出发,最推崇的词人是李后主,他作为亡国之君,非常真率,他能将亡国之痛毫无遮拦地写出来,是真的体现。
庄子的心灵之道和老子的本体之道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老子是关心政治现实的,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而庄子的心灵之道,他常常是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入到人的情感深处。庄子的心灵之道更多的是影响到后来的文学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