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虽然是一个负性事件,但子女长大后,仍然可以通过自我修复来积极调整。比如这位朋友,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走出伤害:
1、在纸上画出原生家庭关系图谱:具体来说,第一步先画三个圆、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和自己,然后将三个圆分别连线、代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第二步,在夫妻关系连线上打一个叉,标注上父母离婚的时间,代表夫妻关系结束;第三步,分别审视自己与爸爸和妈妈的亲子关系,根据关系的实际情况打上勾或叉,勾代表继续、叉代表断裂;第四步,在打叉的地方分别写下自己对应的感受和念头;
2、另外用一张纸,根据第一张纸写下的内容造句:第一句用“我感觉”开头;第二句用“我需要”开头;第三句是“我害怕……”;第四句“不要以为我……”;第五句“我渴望着……”写完后,大声读三遍,然后找一个最信赖的人、读给他听;
3、根据第二张纸的内容,在第三张纸上,写下行动计划:针对你的渴望,你将采取哪些行动呢?从易到难写下来,然后标注上行动日期,完成后,打一个勾。比如,你可能会写:我渴望着感受到父亲的爱。那么对应的行动可以是:给父亲打电话聊天,跟他约定以后多长时间联系一次,并且告诉他你的渴望;
4、多接触婚姻幸福的女性长辈、观察和学习她们如何经营情感:母亲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并不代表你也一定只能这样。扩展你的视野和生活圈,找寻现实的榜样,有助于你增强信心;
5、参加亲密关系的团体小组,在咨询师的指导和组员的陪伴下,从感受和熟悉亲密相处开始,改写关于关系的情绪性记忆,学会爱自己、做自己心灵的父母、重建内在的安全感。
第二位朋友说: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喜欢一个男生。只要他表现出很关心我,每天陪我聊天,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喜欢上对方,忍不住去表白,可是每次表白都被拒绝,很痛苦。算起来,已经被好几个男生拒绝过了。我也觉得表白的时候那些男生还没喜欢上我,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怎么才能走出表白被拒的怪圈呢?”
很显然,这位朋友的依恋模式属于我们之前谈到的“焦虑-控制型”——情感来的快而热烈,表白时无法顾及对方的感受,掌握不好爱的节奏。这种模式下,隐藏着爱的缺失和饥渴,所以,需要先分散自己的情感需求,在友情、亲情中得到足够的满足后,再向爱情靠拢。具体来说,可以先练习与十个不同性格的异性建立友谊,想象自己是他们的哥们、以朋友的身份接受他们的关心、也给他们朋友式的关怀。多参加聚会,让两性交往日常化,用日常的表达来替代表白,比如可以说:跟你做朋友真好,谢谢你。而不是说:我爱上你了,我们恋爱吧。
第三位朋友说:“从小一直顺从母亲的想法,读书的时候选什么样的专业,毕业了找什么样的工作、去哪个城市,这些都是遵从母亲的意愿做的选择,从没叛逆,怕她接受不了。但是现在我很压抑,想跟从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得到母亲的支持,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两者兼顾呢?”
我们昨天的课程里,讲到人生不同阶段拉下的功课需要补救。这位朋友拉下的叛逆,导致了她的压抑。要想跟从自己的想法而又不伤害母亲,需要先学会用“同时”来代替“但是”,比如可以对母亲说:“我明白你的想法,同时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表达,既尊重了自己,又不会让母亲感受到对立。另一方面,可以先从日常的小事开始,坚持自己的想法,比如穿衣、吃饭、作息等。更深层的,需要从心理层面上断乳,不再用一味的顺从喂养婴儿式的母女关系,相信母亲的承受力,让母亲逐渐适应你已经长大、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事实。当然,前提是,你的确可以独立。
下面的八个问题,给提问的朋友,也给大家,每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发展阶段,写下你的答案,你就知道生命可能卡在了哪里、又该如何修通它:
1、我能相信他人吗?
2、我能独立行动吗?
3、我能成功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吗?
4、我是有能力的吗?
5、我知道自己是谁吗?
6、我为亲密关系做好了准备吗?
7、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自己满意的痕迹吗?
8、我的生命最终是有意义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