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产品,很多时候不免对一些功能进行有自己的评论、见解或者改进意见等,或许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这更多扮演的是用户的角色,而要作为一名产品经理,远远不是提提想法这么简单。
今天就来聊聊产品经理和用户需求的那点事。
认识产品经理
作为开发,产品经理是打交道最多的人之一,在普通的认知中,产品经理就是负责挖掘需求,然后跟进开发。显然,这没有错,但是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怎么把这两件事做好、做出效果,可以说相当有学问了。
首先是需求。需求从何而来,如何进行筛选过滤,如何判断它的价值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产品经理去深入挖掘的,我们所接到的需求,都是经过产品经理杀死n多脑细胞得出的,并不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做什么。
然后是跟进。跟进显然不是仅仅跟进开发,严格上来说应该是跟进整个产品流程,从初期需求的采集,到需求分析与整理,demo制作,到项目开发、测试,到产品的上线发布,都是需要产品经理去负责或者去协调。甚至上线后还需要跟进线上运营情况,挖掘出新的需求,从而进入下一轮产品的迭代。
所以说,产品经理渗透了一个产品的整个流程,各处都需要他去进行协调和沟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需求是产品经理打交道最多的词之一了,贯穿了他们整个工作流程
需求来源
有时会想,这些个产品经理,哪来的天天那么多需求呢?变着花样各种需求提出来,那么,这些需求从何而来?
无他,唯用户尔
用户为什么有需求
先看看“ 马斯洛人类五层需求 ”
人类五层需求.jpg而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我们满足的,可能涉及到任何一个层面。
- 衣暖食饱:网络购物产品、食谱软件等,有些牵强,但也是能让用户间接满足衣暖食饱的需求。
- 安全稳定:可以是支付宝等软件的安全保障措施,让用户感受到财产的安全,也可以是便捷挂号、在线就诊等产品,让用户置于人身安全被保护的满足中。
- 沟通交流:微信、QQ、知乎、豆瓣、互动游戏等等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从各个方面满足用户的沟通交流需求。
- 赢得尊重:或许是在某个平台上发布的一幅作品、或许是社交软件上给其他用户的一些有效的建议等,都能让用户感觉到被需要、被尊重。
- 自我实现:可以是坚持打卡的监督产品,也可以是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满足用户的提升自我需求。
由此可见,用户的需求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而且用户的需求各式各样,可以从各个方向切入,打造一款优秀的产品。
而在满足了一个需求后,又会其他新的需求出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生产、优化、改进我们的产品,从而更多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何得到用户这些需求
那么需求来源有了,怎么有效地去获取呢?
- 访谈
- 问卷调查
- 线下沟通(大会形式)
- 用户主动反馈
首先是访谈,这种形式通常人数较少、时间较长。邀请若干用户到公司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去了解用户对某一个需求的想法,多用于在产品还没出来的阶段,先不告诉用户要做什么,让用户自己想象这个产品是什么样子。也可以是在产品已经出过一版,想要得到比较详细的用户使用感受的场景。
人数较少,不能代表所有用户,需要仔细斟酌。但能得到比较细致详尽的沟通结果,更能得到一些细节上的东西
然后是问卷,这种也是比较常看到的一种方式,经常会在大改版前探探市场需求或者做出一些改变之后获取用户反馈。当然,这种方式固然方便,但也要合理设置才能获取更多、更准确的结论。
- 问卷内容:作答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然后是题目顺序,一般是简单的问题在前,需要用户做出思考的问题稍稍后一些。另外,涉及用户隐私的诸如姓名、联系方式等最好放在最后,否则容易让用户担心隐私问题根本不填写。
- 发放问卷:可以先投一部分,根据投放效果修改问卷内容、排版等,根据用户的喜好去设置,让用户更能参与进来,这样能最大限度获取足够数量、准确的用户数据。
数据量能做到比较大,从中总能筛选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显然不够详细细致,只能是些大功能的方向之类,具体如何实现还需要深入了解研究。
线下沟通,这种方式实现难度会比较大,投入成本也会较多。一般在初期产品demo成型尚未投入开发的时候,邀请用户进行线下交流,给用户体验产品,让用户提出使用意见等。这种方式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产品、包括环节流程设置、包括用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当然,还有对用户的一些小礼物赠送等,都是需要的哦。
反馈质量会较高,但前期准备工作长,投入成本大。
用户主动反馈,这也是一种基本上都会使用的方式。往往我们会在产品中预留反馈的方式,有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问题、疑惑、建议等,都能通过该渠道流入到产品经理处。
纵然有很多方式,但每种方式都不能代表所有用户群,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收集到大部分人的需求,从而进行分析、判断
怎么处理用户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渠道获取到用户的需求,然后这些需求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什么都有,肯定不可能全做,那么必然就要经过分析、筛选这一过程了。
1. 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
那这个部分用户,是广大用户还是核心用户呢?这个是要根据公司情况、产品情况进行区分的,不能都一样。
诸如腾讯这样的大厂的一些产品,用户量已经很庞大了,他们不需要去抓大部分用户,而是重点关注在核心用户的需求上,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加商业价值。而对于一些初期产品,需要快速占领市场,那么就要抓住大部分人的需求,从而达到培养用户量的目的。
2. 对需求进行过滤
用户提出的需求五花八门,有些可能只是想满足他们个人的一些习惯等,有些可能比较无理取闹,我们显然不能照着用户说的做,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中间需要有一个过滤的流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形成一份有价值需求列表。
3. 分析需求的根本
拿到一个需求,不能只看到最浅一层用户想要什么,需要深挖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例子:
小明跟朋友说他想买一个电钻,朋友没有立即回应他让他去买,而是一层一层追问:
朋友:为什么要买电钻呢?
小明:我想在家里墙上打几个孔装钉子
朋友:为什么要打孔装钉子?
小明:我想在墙上挂几幅画
朋友:为什么要在墙上挂一些画呢?
小明:我感觉家里空落落的,内心有点空虚,想往墙上挂几幅画丰富一下
OK,那么真正的需求知道了,了解到真实需求后,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准确地满足小明的需求,试想想,当五金师傅提着电钻,带着几副精美的壁画来到小明屋里帮他安装时,他该有多满足。
所以说,拿到用户的需求之后,不是仅仅满足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许可以进行深挖,然后更好地帮助用户。
4. 对需求进行排序
当拿到一份过滤之后的需求列表时,肯定要对这些需求进行排序,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以得到一份按照紧急度&重要程度的二维分布。
当然,重要程度这一个,很大程度上还是由需求的商业价值来提现的,如果该需求能带来大量的利润提升,那无疑他是属于重要的需求。
5. 需求列表
显然,我们上一步得到的需求排序列表还是有问题的。成本,对,就是成本问题。或许一个需求能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那显然这个需求的性价比是不高的,所以我们最后需要根据需求的性价比进行排序,那性价比怎么计算呢?
性价比 = 商业价值 ÷ 开发成本
开发成本,往往可以通过人力/天的单位来计算,比如增加一个开屏广告组件,需要一个中级开发0.5天去开发,能带来10W的收益,那这个性价比就是 10W / 0.5。
最后,根据性价比进行排序,那么基本上根据这个列表来进行开发就没问题了
最后,附上一份较为完整的需求列表格式
需求列表格式.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