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的时候,在儿子的要求下,我给他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
可是到了二月底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收到刊物,儿子心心念的东西老不到,就催我去邮局询问,工作人员说报纸是每月一期的,牵扯到过年,一月和二月合刊了,刊物应该在一月的时候就到了。
一直等到三月初,刊物依然杳无音讯,我又去邮局问,工作人员的说法和上次一样,并且说这次再彻底地查一查。
第二天,我收到了送报大姐的电话:“对不起,大妹子,我把刊物送错了,你家订的是《少年报》,有一家订的是《少年英语报》,我给搞混了,把你家的刊物送到他家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安慰大姐说没事。大姐答应我很快把刊物找回来。
过了两天,大姐又打来电话,原来她在那一家找到了刊物,只是喜欢学习的小朋友在上面做了标注,而且也有些皱巴了。
大姐一再表示歉意。
没事!谁看不是看啊。
第二天,刊物被送到了妈妈家,我下班回去的时候,有些吃惊,不是一本,而是一下子三本,《中国少年报》的旁边是一本《启蒙》和一本字帖。因为没订过类似的东西,我有些吃惊,难不成是订一送三?
儿子一看到自己盼望的刊物摆在了桌子上,抓过来就读,我也没顾得往下想。
过了两天,我又想到了这件事,感觉蹊跷,就拨通了送报大姐的电话。
“感觉耽误孩子读报了,就又给孩子买了两本,不知道孩子喜欢吗?”大姐像个孩子嘿嘿地笑起来。
看着桌子上失而复得的刊物,我开始沉思,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刊物,她承载着孩子们爱读书的热情;这不是一本平常的刊物,她表达着送报大姐的善意和歉意;它不是一本冰冷的刊物,它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爱的温度。
这本刊物不太冷。
![](https://img.haomeiwen.com/i5585038/86e01ea263b1353a.jpg)
晓方:
俩个娃的妈。坚信唯有读书和码字不可辜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