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活导入
新朋友——玩具熊猫 拍出来的照片为什么不一样?
位置不同(玩具熊,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2、尝试进入
根据照片结果想一想他们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明在1号椅,可以看见熊猫的鼻子、眼睛
小红在2号椅,可以看见耳朵、后背
这张照片是在几号椅子上拍的?为什么?
可能2号,可以看到侧脸
应该是3号,熊猫这边耳朵上没有蝴蝶结
根据熊猫腿的朝向可以确定这是在3号椅子上拍的
对不对?
正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3、点拨介入
都是从正面拍,为什么老师拍出的照片跟小明不一样?
小明是坐着拍的,老师是站着拍的
平视、俯视
在不同位置观察茶壶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
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从上面观察
侧面观察的位置是相对的,看到的就是相反的
小结:把观察图形的方法、注意事项编成了一首童谣
4、变式深入
给大象拍照 分别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天安门 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5、梳理融入
可以从正面、后面、侧面、上面不同的位置观察
根据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特点不同来找到观察物体的位置
评:教师从熊猫玩具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逻辑清晰、结构性强,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采用五入教学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选用素材丰富,既有喝茶的紫砂壶也有天安门,也是中国文化的别样体现。
今天终于把观察报告写完了,对于他那个参考文献,我也是很无奈,实在没有办法,确实没啥好参考的,听别人讲课写的报告上哪找论文去?而且由于一些小意外,我们ZW在家用不了,愁呀。
我一看这个范例里头,参考文献不是写的书嘛🤔🤔🤔,灵感突发把教材、任课老师都写进去了🤣🤣🤣,这论文确实也跟教材和任课老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呀,我可太机智了🤣🤣🤣。
前几天两篇文一直没过审🤔🤔🤔,害,懒得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