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
我的印象里,在新教育众多实验区中,山东日照的身影似乎有些特别,因为每次新教育的重大活动,日照都不会缺席,且每次都是以较大阵容出现。见多方能识广。日照如此这般紧紧跟随新教育走南闯北,总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他乡教育别样的风景,成就自己的精彩。自从了解到日照将要举办开放周的信息后,我便萌生了前往一睹其风姿的愿望。
2019年3月24-25日,日照新教育开放周如期举行,竟吸引了1200多名新教育同仁聚拢过来。一次开放周活动,参会人数逾千人,足见其诱人的魅力。我以为,日照开放周之所以引人注目,固然有其海滨之城的天然优势,也有日照近年来在新教育实验中不凡的举动,更有新教育研究院在活动主题上的准确定位。
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十多年的探索,新教育相继推出了十大行动,犹如为疗治中国基础教育之病开出了十剂药方。然而,我们总觉得良药虽好,但如何吞服,剂量该多大,有哪些禁忌症,似乎还说得不够精准。据说,新教育的核心团队也觉察到一线的些许迷茫,便提出了“深耕”十大行动的设想。我理解,这次日照开放周活动,其实就是吹响了“深耕”的集结号。
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课程、课堂,这是教育最值得关注的场域。如果游离于课程、课堂之外谈教育,那只能算作是敲边鼓。这次日照开放周将研讨的主题聚焦于“研发卓越课程”,无疑是在关键部位发力,在难点热点上施策。
活动期间,两场颇有深度的专家报告,让我们懂得了建构一个属于学校自己的“课程图谱”,这才是课程改革的“人间正道”。专家们在报告中不断地提醒我们,这样的“课程图谱”必须基于学校文化的核心追求,明晰课程的价值引领,借助“校本”或“本校”的优势特色,利用系统化的思维,形成了面向“全人”的课程供给。原以为专家报告都是“你说得对”的理论范式,与能够真正做起来相去甚远。然后这次开放周的演讲两位专家,他们均起步于基层一线,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而是太了解基层学校的冷暖,所以他们的讲述在引领今后的课程研发上有着当然的“点穴”之功。难怪当天上午那么多人争着要弄到讲课的课件,因为我们太需要回去后再细细反刍了。
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同样精彩的是六个关于研发卓越课程的叙事。六个案例的分享者,既有日照本土学校的校长老师,也有全国卓越课程研发的先行者,他们生动、具象的讲述,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个可以描摹的样子,让大家懂得卓越课程原来就是这样炼出来的。很多老师以为课程研发是高大上的事,是专家们的事,自己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六个叙事启示我们:教师应该具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认真地理解资源,理解学生,积极地整合课程资源,用心地从一次次小的课程改进、一个个小的课程创造开始,把自己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卓越课程。
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能不能形成校本化的课程图谱,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者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性指标;能不能在学校的课程图谱框架内,开发出一门有自己痕迹的课程,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高度的标志。山西降县赵老师研发《印象山水》课程,尽管过程艰辛,但其凭借这门课程实现了由普通向卓越的转身。课程研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命门''!
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本次开放周,日照共开放了八所学校。我们无法一一亲睹其风采,但从文字介绍中可以揣摩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姿态。我所相遇的曲阜师范附校、新营小学、山海天实验小学,无一不以丰富的课程供给,为每个孩子的生长保存各种可能。他们的精彩呈现告诉我们,课程的丰富性决定师生生命的丰富性,课程只有丰富起来才会有可选择性,多一门课程就会多点燃一批孩子的梦想。
有人说,与其面上挖坑,不如点上打井。新教育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完成了包括十大行动在内的面上的铺陈。正如石油勘探一样,要出油最终要打井。可喜的是,日照开放周是新教育面向十大行动深耕的一个开端。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日照开放周:深耕卓越课程的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