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天我和杨老师互道了祝福和对彼此友谊的珍重。杨老师是我的一个很特别的朋友,从认识的过程和对我成长的意义上来说都很特别。
我和杨老师相识于一个社群。虽然我们从没见过面,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成为好朋友。起初,杨老师觉得我写的晨思录比较不错,并主动督促我日更写作。认识不久后,我就觉得我们价值观很相似。我很感激杨老师对我的监督。因为,以我以前的做事习惯,没有杨老师的监督,我大概率在日更两个月的时候就会放弃。正因为杨老师的监督我才能够养成日更的好习惯。之后,我们也在相互鼓励、启发、帮助的过程中巩固了友谊。我们实现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们认识并成为好朋友的过程中对我交往更多的朋友有很大的启发。
(1)主动是维系友谊的必要条件。
在我与杨老师的认识过程中,杨老师的主动交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起初,杨老师主动和我交流并给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比如写简书、写公众号。而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有严重社恐,不愿意和别人说话的人,自然也不会主动找杨老师交流。我总是有一种心理障碍:我和别人搭话,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回应我。因此,我总是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这是一种不自信,是我社恐的一种表现。但是当杨老师主动找我交流的时候,我其实也很乐意和杨老师交流。这让我意识到,其实别人也很愿意认识新朋友,我不必担心别人不愿意和我交流。
(2)价值交换能够维系长期友谊
我在各种社群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朋友,但是大部分都是加好友后互相认识。和这些朋友第一次,也就是刚加过好友后的交流是最多的,之后就很少交流了。但是和杨老师却保持时不时地交流想法,保持了长期的沟通。这其中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之间的价值交换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认同对方带给自己的价值,并通过不断的沟通长时间交换价值。
这也启发了我后来的社交思路。我认为我和别人交朋友,我就要给别人带来价值或潜在的价值。我履历不错,并且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随着我能力的提高,我能够给别人提供的价值越来越多,我和别人进行价值交换的可能性也就变大,交到好朋友的概率也自然会变大。这个思路也让我更加自信了。因为我能够提供价值,自然不会担心别人不愿意认识我。年前与007战友的见面会,我因为分享自己的写作方法论而收获很多朋友也是这个思路的结果。
(3)作品很重要
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作品是展现自身价值的工具。我与杨老师的友谊,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我的晨思录展开的。我通过晨思录展现了自己的思想,杨老师也通过看我的晨思录了解并认同我的价值。在之后我和其他人认识的过程中,晨思录这个作品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