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面,要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方式,就是“描写细节和留白”。
要在文章里表达对至亲的强烈思念,往往再多的形容词都会显得造作而无力。
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纱帘、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细节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往往让铠甲瞬间变成软肋。
这种留白的写作方法,在古代的诗词里从不少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皆是如此。
所以,对古诗的学习,绝不仅仅是翻译和背诵那么简单。它的背后,往往蕴涵着丰厚的历史背景,暗藏着精妙的写作技巧。
这才是我们说的“大语文”。
我深以为然。一个知识点,串起了文学、历史、写作,而且让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这才是“大”语文啊。
在未来的竞争中,真正能在语文上拉开差距的,是对文学的热情,是丰厚的阅读积累,是文史政地的协同思维,是旁征博引、我手写我心的出色文章。
这些,才是孩子需要从小就打下的语文基础,是需要花时间去培养的大语文素养。
但这些,对小孩子来说,没有一样是能够在短期的时间内,从分数上得到突飞猛进提升的结果。
如果不能以终为始,那么对我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对孩子时间的浪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