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特币问世以来,数字货币便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年代,在人类追逐利益的浪潮中,没有人会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留下来的也只有被时代抛弃的失败者。
乱世出英雄,对于现实的不满,让勇于改变的人嗅到了财富的气息。随着比特币交易的增多,交易确认异常缓慢,用户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追求高效交易所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加上其他数字货币的蓬勃发展,比特币的市场份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一天在下降。除了比特币网络无法支撑更多的交易以外,新共识的崛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BCH应运而生,延续了中本聪的思想,被当作比特币的影子。也在2017年8月1日20时20分,BCH开始挖矿。直到市值稳定才确认比特币大皇子的绝对地位,并以优异的成绩向世人展现了比特币的另一种可能。
相较于比特币,BCH支持大区块(将区块大小提升至8M),而且在从比特币分叉出来之前它存储的区块链中的数据以及运行的软件是和所有比特币节点兼容的,而到了分叉那一刻以后,它开始执行新的代码,打包大区块,形成新的链。
在BCH的发展历程中,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硬分叉升级,第一次硬分叉升级保证了BCH挖矿的稳定性,第二次硬分叉升级提升了BCH的交易处理能力,同时增加了BCH平台的延展性。由此,在货币的发展历史上,也第一次出现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改善自身的货币。可好景不长,在2018年11月15日BCH迎来了硬分叉。

有人说BCH的硬分叉是王位的争夺之战,有人说数字货币历史上爆发的终极算力之战,无论怎样,对于BCH而言,这就是一场灾难,毕竟分叉之后BCH将被扔进历史的数字货币历史的博物馆与世长辞。
在这场BCH的硬分叉战争中,一方是声称“用钱摧毁比特大陆“的澳本聪,一方则是”一方矿霸吴忌韩“,在11月5日的算力战中,可谓精彩绝伦,双方凭借雄厚的算力你追我赶,最终在11月21日,澳本聪做出退让,宣称把算力撤出BCH分叉大战,重新部署回BTC,吴忌寒站队的BCH ABC获得阶段性胜利,BCH正式更名为BCH ABC。而BCH SV与BCH ABC之间的战争则将在未来的市场中一决高下。
伴随着BCH的分叉,比特币币价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虽然在澳本聪做出退让的当日,币价有所反弹。但是在之后的几天里,一度下跌到3500 美元,虽然于11月26日回到4000 美元大关,但是由于波动较大,短期内难回6000美元关口。

BCH的分叉,让其自身离开了历史的舞台,对于BTC而言,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当共识重新回归,毕竟迎来新一波的春天,而这场纷争或许参战方都是赢家,唯一的输家便是币圈的韭菜,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多。只能说诸神之战,三界无一幸免。
人类社会是因为人而存在的,数字货币也是基于人类的共识而有价值,如果没有任何人的认可,没有共识的数字货币也将一文不值。最后提醒各位朋友,数字货币投资具有高风险,请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