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西安出差,西安是我做为外乡人除石家庄之外最常去的城市,每年大概会去五六趟。从2005年到现在,细数下来,我已经去过这个城市七八十次,真是惊人的次数。我的普通话是我的遗憾,唯一可挺腰的大概就是在那些不常说普通话的人面前。有个错觉,一直觉得西北人都说不太好普通话,因为大家鼻音都挺重,方言也较多。西安第一次被我刮目相看就是那里的人普通话和方言转换颇有功底,说这个我就英雄气短了。
西安是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地方,不说有底蕴的城市是因为有失偏颇。有底气就彰显自信,人是很有精气神的,敢说带你吃辣子凉皮,敢请你去看贵妃泡澡的池子。秦汉唐虽已远去,但隽久不断的历史痕迹随你瞻仰。别看我去了这么多次,也只去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而已,最遗憾的是没能登一下西安城墙。其它部分就不算冷门资讯了,大雁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我因为大雁塔而对玄奘产生兴趣,又对他的游历《大唐西域记》产生兴趣,最后又对佛教文化产生兴趣,最后又对季羡林谈佛产生兴趣,最后又回归到《大唐西域记》对全世界研究佛教文化甚至于印度文化的重要性。如此循环,乐此不疲。这里我要申正一下,我不是正统的宗教人士,而且我生活在基督家庭。
西安就近的变化,可以拟人化述说一番,正好比闺秀变大秀,越来越秀不说,深闺出院,举人注目。在城市建设上有的地方侧重复古,有的地方侧重新风尚,这一些是可以亲眼目睹的。我是一个资深烟民,就近两三年间,不好在西安抽烟了,他们有诸多对出格生活方式的倡议,比如:烟头不落地。当然还有其它倡议或者规定,我每次都是匆匆过客,封闭式待西安一下,并不能一一亲身体验这些细微的变化,但我相信整体上对西安是好的。
我在西安有一个很好的兄弟,我们一起工作之外,生活中也互相照应,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要更大一些,今年刚刚上小学,去年初我们一起去了台湾,他带着小姑娘,一路行来小姑娘漂亮而又不失礼仪,像他爸爸一样总是那么充满热情。我想这就是我接触到的西安人吧,谦逊并真诚。
我最爱吃西安的凉皮,特别是魏家凉皮的秘制,显然西安的辣和长沙的辣对我而言是有区别的,长沙的辣我hold不住。所以每次到西安,我至少要吃一次凉皮(配肉夹馍和称做冰纷的饮料更绝)。我在石家庄也看到过魏家凉皮的招牌,但是味道却不一样,也就称作:曾经尝试过。其实西安最丰富的吃食应该算是面类,有宽窄粗细之分;有卤料烹佐之别,耳熟能详的有裤带面(这个没求证过),臊子面,biangbiang 面。我对吃食一向没有研究,写的有些枯燥,原谅我吧!
抽时间写了点此行目的地的一些记忆,大部分是没有系统逻辑的,况原也不打算精雕细琢。还有点时间,就此搁笔,小憩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