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每个热爱写字的人,都有着一些焦虑的气质。
我觉得我算活得焦虑了。
但跟我老公在一起后,我发现,他是一个比我活得更焦虑的人。
焦虑的表现有很多,以下是一个:
他不乐意探索新事物,或者对身边的事物没有过多的求知欲,对待很多新出现,需要解决的事情的态度是,如果可以一次性用钱搞定或者让人搞定,自己就不愿意多做了解。
还有一个:
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总是做最坏最消极的猜测,往往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他偏要想象最糟糕的情景。并且,在我看来一些稀疏平常的事情上,也表现异常紧张。
而他之所以如此焦虑,除了先天因素,还有后天影响——他有个容易紧张的妈妈。
更通俗点说,在处理很多事情上,他妈妈是个容易捉急的人。
害怕我被摩托车党抢背包,每次都会让我骑电动车出门不要背着包,把包包用购物袋装起来挂在车上。即使,摩托车党抢包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那么低。
侄子已经爬到桌子底下很多次,而且早就学会了怎么爬出来不会碰到头。但家婆还是会言语紧张,让他不要钻进去。小孩子天性爱玩,好动,在一次次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小心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旦他还是不小心碰到了头,哭起来,家婆又会责怪他不小心,不听话她说的话。
类似这种小事,还不少。
焦虑是什么?心理学家说,焦虑可以是一种情绪感受,可以是一种生理状况,或者是不安的念头和想法。压力,通常指的是持续的焦虑,担心和困扰是焦虑的心理表现,紧张性习惯与强迫性行为是焦虑的行为表现。
大多数人在回忆童年时,一定用到一个词:无忧无虑。
在心理学里,这是一厢情愿的说法。因为,人类的特征之一,就是成年后会忘记幼年时的感受。
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除了幸福与快乐,必定存在恐惧和悲伤。如果负面感受悄悄累积,就会演变成孩子成长的阻碍——童年焦虑。
心理学家说,现代社会衣食无忧,但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焦虑”实际上是一个必然和普遍的现象。
不仅是大人精神压力大,同样的,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又怎么会没有焦虑情绪呢。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过,父母可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力。那同样地,也可以起到负面和消极的作用。
如果孩子的父母是焦虑的,那么在父母影响下成长的孩子,只会成长得更焦虑。
有个心理实验很好的解释了:
进行实验前需了解一个概念——动物僵固行为,就是装死。很多动物在极度恐惧而又无力反抗或逃走时,就会本能的装死。
第一组实验,刚出生不久的小鸡,一只只吓唬它们,小鸡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蹦起来了。
第二组实验,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比第一组实验时间长。
第三组实验,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那只小鸡仅在地上躺几秒钟就蹭了起来。
实验的结论:受惊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以此来判断环境的安全情况。如果第二只小鸡淡定从容,那一定没危险,它也可以站起来。如果第二只小鸡同样僵住,那么前一只小鸡虽然没看到真正的危险,也会认为第二只小鸡看到了,它不起来,自己也最好老实躺着不动。
回忆一下我们平常生活中,如果身边有人总是大惊小怪,一惊一乍,你是否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紧张起来。即使你是个非常从容淡定的人,在别人一次次的紧张叫唤中,你的神经也会被惊到的。
那么孩子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呢?他们的判断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等等都还没培养起来,受到容易紧张的父母的影响,在面对类似的情况时,他们更愿意“举一反三”,分不清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情绪。
焦虑情绪的不断复制,这样的“举一反三”,我相信,没有父母愿意看到。
当然了,在一个家庭中,都是容易紧张的家长的情况很低,而且,就算有一个这样的人爸爸或妈妈,也不一定会有这样的孩子,毕竟,孩子最容易受直接养育他的人影响。
对于容易紧张的父母来说,给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第一步就是处理好自己的紧张情绪。
少一个焦虑的爸爸或妈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帮助有利无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