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4569/fdb4ef5808eb6690.jpg)
风啊呜啊呜刮了一天。
晚上豹子爸带了好吃的牛肉回来,一家人围着小方桌打边炉。我说:“今天好郁闷……”
他听我说倒完苦水,立刻说:“当时就该放下手边的一切,穿上鞋子出去跑步。”
对哦!可当时,就是完全没想到。
豹子爸说他看过一本书,成功人士只允许自己郁闷三分钟——三分钟一到,不管事情有没有翻篇儿,都在心里给它强制翻篇儿。
这样啊……作为非成功人士,我今天至少郁闷了三小时。
之前有个我很牵挂的来访者,跟我工作了四次之后,没有再继续了。
她的情况,四次咨询是不够的,我心里很清楚。然而有一点不清楚,那就是四次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以为正在顺畅进行的咨询毫无预警地中断了呢?
当又一位新来访走进我的咨询空间来时,我想看清楚自己,更好地帮助对方,不想在不自知的错误里打转。因此预约了督导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希望从初始阶段尽量把事情做对。
为这次督导,我准备了七千字的案例报告,提前发给了督导老师。然而老师直到今早八点开始进入督导计费时间,才告诉我说她并没有收到案例。
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开始了督导。
这是我的督导初体验。
我不知道要求老师提前看案例报告是不是初学者的奢求,不知道让工作繁忙的资深督导为我花费50分钟之外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只知道自己心里很不舒服。
毕竟,当老师的那些年里,就算是熟得可以倒背如流的课文,我也没有未经准备去上过课呀。
哪怕是昨晚才发现邮箱里没有案例报告,通知我重发,至少也能提前瞄一遍了解个大概呀。所以,老师直到昨晚都没有打算看看案例报告吗?
可是我的不解、不满、不舒服和疑惑困扰都来不及消化,因为督导结束之后,无缝对接了一位新来访。
——而我发现,在这一次的咨询时段里,对于来访者的困境,我有深深的无力感。
她还会来吗?如果她约了第二次,我有能力帮助她吗?我该去补读哪方面的书,该确定怎样的咨询目标,该为下一次不知是否会到来的咨询做哪些准备呢?
脑子里一团乱麻,心里一堆淤塞。
早上十点钟,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候,我却像半截木头似的横在沙发上,有种断电的感觉。
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承受种种强烈而复杂的情绪流经自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只有高手,才能让一切喜怒哀乐——无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只是“流经”自己,流经便罢。
大部分人,多多少少会被触发、被激活、被扰动、被卷入,有些情绪堵住了,有些则在咨询师心里制造出海啸地震。
三分钟内即可打通、疏浚、挥之即去的郁闷,实在是太乖了。我与高手或成功人士的距离,也实在太远了。
不过,至少我能做到——穿上鞋跑到外面去。我保证下一个郁闷到来时,至少能做到这一点。
跑三分钟还好不起来的心情,通常可以在跑上三十分钟后好起来。
又想起我的咨询师曾这样问:“哭过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我满脸是泪地回答:“打算?继续学,继续练啊。”那是个没有一丝犹豫的回答。
“还是想做咨询师吗?”她追着问了一句。
“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