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给教师的建议》
[页码]P204-220
[打卡题目]
今天正月十五日,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一过元宵佳节,年的脚步渐渐远去,浓郁的春节气息越来越淡了。我又踏上了新一年的征程,不怕苦不怕累,静心沉潜在书籍中,找到当年考学前的全神贯注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朝向目标,英勇出发!
我走进苏霍姆林斯基半个月,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改变。儿子说:“妈妈,过年后你心情看起来很好呀。”小孩子眼睛雪亮,心更敏感。
我从苏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给教师的建议里,明白了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第一件事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获取书本的基本技能,第二件事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思考增长智慧。在儿童时期,必须进行一些专门的工作来使儿童变得更聪明——在观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观察。
《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苏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力专注到讲授的知识上,应该“教师始终注视着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他用不着等到下课后再去了解学生是否领会了教材。他在课堂上就能看出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情况。”教师如何才能达到呢?首先深刻而广泛地熟悉他的学科,然后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这样,教师能够把知识和学生认识特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用科学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对事物、实施、现象、知识点等进行思考判断推理时,就学会了用思考的方法掌握知识了。
还有一句话给我带来很大启发:真正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教科书的。当学生面对教科书读不懂学不会,无所是从,紧张无奈,不要抱怨指责,而要用心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恼在哪里,来确定教师需要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解决当前的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关系也建立起来。
我刚开始学啃读经典著作,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作者说什么,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思考深度广度都是起步水平,这样做对不对呢?是不是这样坚持做下去就会越来越好了呢?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