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做事,都要有根有据,这说的就是一个理字。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以理服人这个词,但是我觉得以理服己更为重要。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与别人拉家常,只是想单纯地饭后聊聊天,我也没有去考虑里面是否存在逻辑问题,然而与我聊天的人,却非要跟我讲讲里面的逻辑问题,他说我逻辑不对,然后非要指出我的问题,捋清我的逻辑思路。其实当时听到他与我这样争辩,我已经十分不开心了,甚至都快要哭出来,我只是想随便拉拉家常而已,谁想跟你讨论有没有逻辑问题。所以,尽管最后他让我认识到我说的话确实没有逻辑,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事后我还是觉得没必要。
是他说的没有道理吗?或者是我不讲道理吗?我觉得都不是,无非是因为我俩所看重的点不同而导致的看法不同而已,而我也并没有说服我自己去接受他的说法。
读了研以后一个较深的体会就是说话一定要有凭有据,不然别人就会反驳你,就会批评你,这也无可厚非。只是有理有据这一个要求在所谓的科研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有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师兄说温度有点高,怕对样品造成影响,而我当时随口说一句:巴拉巴拉,应该不会有问题(其实我现在记不得原话是什么了),然后当时就被师兄给说了一通:你有证据吗,你调研过吗?没凭没据你就敢这样说?当时我真的是有些无地自容,只好讪讪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后来我自己反思的时候,我觉得大概是因为我没有那种时时刻刻说话都要有理有据的意识,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常识,以及我当时觉得温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这几方面的主观因素才导致我说出应该没有问题这个结论。
但是,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都十分讲究有理有据,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所以,后来我便暗暗告诫自己,没有证据的话尽量就不要随意乱说。
那么,就这件事而言的话,应该算是以理服人还是以理服己呢?我感觉自己也有些分辨不清,但我更偏向于是我自己说服了我自己。
只可惜,我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保持有理有据这个意识,就像上周三的时候,我就又因为自己张口就来的缘故而惹祸上身。
老师问我器件上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我说是颜料,做标记用的,老师接着问有磁性吗,我说应该没有,然后老师就说,你测过吗,我回答没有,然后老师的语气就变了,说道,你没测过你瞎说什么,我当时真是脑子抽了,还继续说,只是颜料而已(自己潜意识里觉得颜料这个东西应该没有磁性吧),然后老师就有些火了,你没测过,什么都不懂就不要瞎说。。。。这个时候,我终于是没话可说了。。。
事后我虽然有想拍死自己的冲动,但是我还是想着要不去查查文献或者做做实验看看是不是有的颜料真的有磁性,从而好证明我说的话没有错,只是,我终究没有这样做。
一是因为那个器件做得不行,不能用来测试,所以那上面的颜料有没有磁性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二是因为我认识到我能有这个意识是极好的,但是验证颜料是不是有磁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把我这种想去找到证据支持自己的说法是对的这种行为和意识真正地用到我的科研之中才行,而不只是为了争一时高低。
简单来说,我要先能够说服我自己,然后才能说服别人,这样才能不被别人反驳我所说的正确与否。
因而,我觉得以理服已比以理服人更为重要,并且在以后的科研和工作中,也要先做到以理服己才行,况且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