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二:根据基本原则、互动守则、有效反馈模型分享一个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即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案例:A:客户咨询昨日订单未交货事宜。
铃铃铃,客户电话来了
客户:“你好,我是某某客户,我昨天的订单到现在还没到货?什么问题啊?我们材料急着上机用,要尽快交货的!!!"
CS:先平复好客户的心情后,咨询客户有关订单的信息,“昨天什么时候的订单?是传真还是邮件?”
客户:我是昨天六点四十分邮件的订单,但是你们未回复订单号
CS:(顿时明白,是客户昨天超时的订单)经过查询,客户是我司S类客户,就告知客户,如果贵司此单确实是着急的,我们可以帮忙做特殊处理,今天加急到货。
客户听到我们可以今天加急到货,顿时心情平复了很多。
此时再跟客户解释为什么昨天没有安排订单,并再次跟客户宣导我司的截单时间,客户表示后续会早一些下单,并对我们这次的服务表示很满意。
如上案例,我们了解到客户确实是急需生产的订单,而且客户又符合我司做加急订单的条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优先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责怪客户晚下单。但在平复客户心情后,再跟客户宣导截单时间,这样既满足了客户的当日到货的需求,又可以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案例:B:家里小孩子因为写作业闹情绪事件
周六加班回到家中,看到孩子情绪不高的躺在沙发上,本以为他是身体不舒服,然后就询问父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然后,就开始了一场小型的批斗会。
再转眼去看孩子,躺在沙发上一直不吱声,瞬间还用枕头遮盖住自己的眼睛。按照以往难以控制情绪的我,肯定是大发雷霆的训斥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结果往往是问不到什么所以然,而且孩子还会委屈的哭的稀里哗啦。于是改变方式开始试着跟他沟通。
我:哎呀,今天是周六,爷爷奶奶和爸爸都休息在家,而我重感冒并且还要带病加班,真辛苦,但是下班回到家,看到你我就很开始,你今天休息做了什么呀?(伸手将他遮挡眼睛的枕头挪开)
孩子:很小声的说:“今天休息在家,比在学校还要忙,我写卷子用了三个小时!”
我:那你跟我一样呀,今天辛苦啦,作业写完了吗?为什么闷闷不乐呀?
孩子:还没有写完,但是我不想写了,整个人觉得不在状态,有点头晕,这周老师的作业有点多。明天还有一天假期,想明天再写。
我:打开作业本,语文老师留了三张报纸和一张卷子,数学两张报纸,由于临近期末考试,这个作业量也可以理解;便开始了如下的开导:
你们是几号考试?好像是9号吧,那也只剩下两周的时间了,要紧张起来了,有几句老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要最后冲刺一下,坚持半个月的时间,愉快的假期就来了。今天把作业写完,明天就可以如愿以偿的带你出去沙滩玩了。
听了我的话,他似乎意识到了考试临近的紧迫感,加上明天可以去沙滩游玩的诱惑感,顿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起身去房间写起作业,而且还很快的就完成了所有作业。
分享:日常在跟客户的电话沟通中,要开启有效的沟通模式,耐心倾听,尽可能的换位思考,最终达成共识,提高服务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