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阅读了各育儿书后,重点推荐下面三本育儿书给新父母。尤其是最后一本书,应该能在孩子发展方面给我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崔玉涛图解育儿系列》
婴儿尤其是新生宝宝头三个月,最大、最多的问题无非是生理问题,各种屎尿屁打嗝吐奶哭闹肠绞痛。崔玉涛大夫的这一套书,生理问题讲解得比较全面,基本上我遇到的问题在里面都能找到答案。这套书一共分为8个子系列:小儿发热,母乳与配方粉喂养,小儿肠道健康,小儿过敏,营养与辅食添加,小儿疫苗接种,小儿护理,小儿生长发育。
笔者在母婴圈看到很多人在求问知名博主各种宝宝发育问题,其实很多问题在这套书里都有答案,且能按着8个子系列的分类、关键词方便查到。

《越动越聪明》
作者玛格丽特.萨瑟在预防幼儿学习障碍和行为障碍的神经发展学领域是一位先行者,她在澳大利亚和全世界建立了数百家KindyROO婴幼儿启育中心,推广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项目。
我买了几本游戏书,包括金宝贝的,这本游戏书最好看。有图有文字,关键是讲清楚了为什么这么玩。在明白原理后,爸爸妈妈就可以举一反三,随意发挥。

《从出生到3岁》
这是我读过的关于宝宝生长发育最好的书,内含按月龄的理论分析、养育方式推荐、玩具推荐/不推荐,让读者自上而下对宝宝的发育特点、应注意事项有知根知底的了解。
作者伯顿.L.怀特,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美国“父母教育中心”主管,密苏里“父母是孩子的老师”项目设计人。作者认为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的素质问题更加重要,而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的经历对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
作者与数千个普通家庭共同研究父母教育问题,在两年的时间里,定期对他们进行家访。这本书是唯一一本完全基于对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及其父母的直接研究而写成的,也是唯一一本汇集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养育方法的书。
作者通过几十年的家访、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到一个孩子满1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确定这个孩子在其头3年中是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是已经走上了会遇到麻烦的道路。到满2岁的时候,孩子今后的大体情况就很清楚了。
这本书我建议你从宝宝出生,就按着月龄看。现在的很多早教书籍都不一定基于作者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观察,有些早期教育书籍也会让做父母的感到焦虑,但这本书会告诉你该考虑什么、不用焦虑什么。

下面我总结一下作者对0-12月龄宝宝的观点:
0-6周:
经常抚摸宝宝,对宝宝的啼哭给予迅速回应。(关于这方面,在我的《全母乳喂养笔记》中曾提到我家月嫂/长辈反对我们给予小月龄宝宝及时、充分的回应,认为这会惯坏宝宝。其实,这时候忽视宝宝才会导致宝宝的性格出现问题,这一点在《从出生到3岁》中有详细的说明)。
让宝宝趴着练习抬头。
开始养成向宝宝谈论他正在关注的事情的习惯。
推荐玩具:自制人脸图片,安抚奶嘴,10-15厘米的镜子。
6-14周:宝宝以美丽的社会性微笑开启了第二阶段。
除非你让宝宝在黑暗中长大,否则,三种基本技能——灵活对焦、双眼聚焦和追踪——都会在宝宝身上得到很好的发展。不要轻信玩具制造商所谓的玩具能“激发”或“提高”这些能力的说辞。
推荐玩具:自制人脸图片,镜子,婴儿地板健身架。
宝宝的大部分基本学习过程都会顺利进行。提供玩具的意义在于激发宝宝好奇心,变得更加热情和快乐。作者希望父母区分哪些需要关注,哪些不需要担心。
3.5月龄-5.5月龄:
一般的环境中都包含了儿童学习发展所需的大部分元素。然而,父母应当经常为宝宝提供一些有趣的选择,让宝宝更多享受生活的乐趣,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经常主动和宝宝一起玩。
在这个阶段,多主动陪伴宝宝,让宝宝不感到无聊、生活有趣,宝宝长到半岁以上,就不会经常哭闹要求陪伴,以及长到14个月时,才不会成为一个好发脾气、永不满足的小家伙。
推荐玩具:各种安全的小玩意,地板健身架。
个人观点:宝宝这个阶段,特别喜欢各种小东西。爸爸妈妈不用买很昂贵的玩具,宝宝很快就厌倦了。没有锋利边缘的相框、塑料勺子、塑料碗、可乐瓶子、矿泉水瓶子、眼镜盒,种种都是宝宝喜爱的。每天换一点,隔几天再拿出来,宝宝会重新有兴趣。
网上很多人推荐触摸书等开发宝宝触觉的东西。购买触摸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宝宝很快就没兴趣了。
5.5月龄-8月龄:
作者通过研究上千个家庭发现:宝宝在3岁时养成的过度任性的性格和自私行为都根源于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其中5.5月龄-8月龄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你要学着不宠坏宝宝。而不宠坏的方式就是继续让宝宝有丰富的生活使其快乐,并且主动陪伴宝宝、关爱宝宝。
宝宝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运动技能是必然的,无须你的干预。
推荐玩具:可以啃咬的各种小玩意,简单机械装置,戏水玩具。
个人观点:宝宝进入了口腔敏感期,这时候给她什么她都会放进嘴里吃,所以要注意给她的小东西的安全性。宝宝随着月龄增大,越来越喜欢戏水,因此和宝宝一起洗澡会给宝宝带来很大快乐。洗澡时,给宝宝一些塑料瓶子、杯子,用来舀水玩,宝宝会很高兴。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戏水玩具,比如喷水的、水一碰就转起来的装置,等等,都能吸引宝宝。
8月龄-12月龄:
8-24月龄期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儿童的性格、社会习惯及日常的幸福水平。
除了遗传之外,在8-24月龄期间父母的养育会对孩子这些方面有很大影响。等到孩子2岁才开始关注其教育发展已经太迟了,尤其是社会技能和态度方面。
宝宝在这个阶段有三个主要兴趣:1)主要看护人;2)探索世界;3)练习新的运动技能。
在第五阶段开始时,这三种兴趣是平衡的,但在接下来的1年多的时间里,这种平衡状态有可能被打破。比如宝宝不能与主要看护人进行轻松亲密的交流,会把兴趣更多转向客观世界。如果宝宝对妈妈的正常兴趣过度膨胀,也会给宝宝的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宝宝到了2岁,会成为一个对妈妈从早到晚纠缠不休的孩子。
推荐养育方式:
面对宝宝的要求,请立即回应。如果暂时无法回应,告诉宝宝等待,做完自己的事再满足宝宝的需要,这对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有益处。
对宝宝慈爱又坚定,如果有些要求不能满足宝宝,那么就要坚持,不能心软。否则有可能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
避免前后不一致的行为。
如果宝宝重复一种坏行为,采取惩罚措施,比如限制他的活动。
推荐玩具:洗澡玩具,沙滩球,简单机械装置。
个人观点:这时候给宝宝演示打开塑料瓶的瓶盖,宝宝会以为有什么魔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妈妈的粉饼盒(一按就打开那种),也可以给宝宝练习手的技能;还有钥匙开锁、遥控器等。在我家,我一般都是陪着她,看着她玩这些东西。有时,她也会看看我,笑一笑。
育儿路上父母也要成长。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开阔,更能体恤他人。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父母,也是给孩子的一份很好的礼物。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