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说,“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其中,关于写作练习,也是从中学到的,即,“即使练习量有所下降,也不可中断练习两天以上。”
娜塔莉也曾说过,“ 这里是写作练习学校,和跑步一样,越常练习,表现越佳。有兴致也好,没兴致也罢,你都得练习,可不能坐等灵感来了,想跑的欲望涌现了,才开步前进。”
话虽如此,我们常常还是觉得无从下笔,哪怕深知“有写出世界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依然写不出来。
更准确地讲,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想不出写什么才好,挫败感随之袭上心头,心烦意乱。
问题出在哪儿呢?
问题就在于缺乏思考的锚点。内心有个声音在呐喊:“别告诉我随便写什么都可以,你就告诉我写什么。”
我们希望做回学生,一拿到命题作文,便知道该思考些什么,而不是去思考“我应该思考什么”。
其实,我们依然可以写命题作文,只是命题由自己给,而不是老师给。
怎么做呢?
1)列写作题目清单
娜塔莉说,“列表是有好处的,会让你处处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而你的写作便展现出你的生活和生活肌理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写作阻力,加速启动。
在笔记本的首页,或是在笔记软件上,单独列一个写作题目清单,把你能够想到的,都写上去。
比如:喜欢的水果或蔬菜、童年往事、记忆深刻的事、令人难忘或讨厌的人、喜欢的城市或景点,等等。
写作题目清单可随时增加,灵光一闪的念头,都可记录其中。
不知写什么时,就打开题目清单找一找。
2)主题写作练习
伯格曼,享誉海外的瑞典导演、剧作家,他习惯于随携带一个笔记本,并随手记录下各类人物速写、场景描写以及心里的小火花,这样的本子堆得如小山似的,而他的多部知名电影作品剧本都来自于这些本子。
这便是堆肥的力量。
你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写作练习主题,这样即可随时留心身边的素材,也可做写作练习。
比如,记录100个触动自己的瞬间,记录清晨醒来依然记得的100个梦,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等等。
3)随意写作练习
随意找一个思考锚点,任思绪任意游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无关主题,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体验。
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随意找一张图片,或是一个词语,然后写下与之相关的故事、体验或思考。
这个练习,帮我打开了无数尘封已久的记忆,很多自以为早已忘却的故事,却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4)日常随笔记录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3点都还是有难度,那就不写作,就写字,就写日常的随笔记录,比如,感恩日记、成功日记、复盘笔记,等等。
总之,不管写什么,练习不可断,像娜塔莉那样,给自己设定一个练习目标,比如,一天写够3000字,或是写够2小时,每天非完成不可。
唯有此,我们才能击穿地表,抵达创作的水源。
网友评论